本網訊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我市聚焦完善揭陽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近日發布實施了《揭陽市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揭陽市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外貿措施》、《外資政策》)兩個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外貿和外資穩定發展。兩個政策文件全文細則在市政府、市商務局等官方網站均可查閱到。
重點扶持外貿企業,促進外貿提質增效
《外貿措施》是根據市政府進出口和出口退稅工作會議部署,結合省委省政府、省商務廳有關政策文件,由市商務局牽頭相關部門起草制訂的,主要內容包括推動外貿提質增效、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規范外貿經營秩序等三部分。
在推動外貿提質增效方面,《外貿措施》提出積極擴大進口、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增強外貿競爭新優勢、壯大外貿經營主體等5項措施,對外貿企業進口、業態培育、市場開拓、融資、研發創新、品牌建設等進行重點扶持,包含不少“干貨”。其中包括,著力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優質消費品進口,組織企業參加進口博覽會。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融資。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對參加市每年確定的重點展會的企業,每個展位市財政給予1萬元的補貼;對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的保費,在國家、省財政資助的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各給予8%的資助。支持企業建設直接聯系主要貿易伙伴的自主營銷網絡,對企業收購國際品牌、創建國際品牌、設立境外品牌營銷網絡和研發機構,及時兌現國家、省的扶持資金,并在省獎勵的基礎上,市財政按10%的比例疊加獎勵。精準扶持守法經營的企業,市統籌整合相關貸款風險補償金作為外貿風險保證金,由合作銀行放大倍數作為融資額度,為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提供流動周轉資金貸款等。
在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外貿措施》提出全面落實出口退稅限時辦結制度,對一、二、三、四類出口企業申報的符合規定的退(免)稅,分別在受理企業申報之日起5、10、15、20個工作日內辦結相關出口退(免)稅手續;全面推行無紙化退稅申報。提高通關速度,2018年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報關報檢覆蓋率達到70%以上;實現檢驗檢疫申報、簽證放行環節100%無紙化;推進“移動查驗”,實現現場查驗智能化、無紙化。落實人民幣便利化政策,簡化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辦理流程等。
在規范外貿經營秩序方面,《外貿措施》提出嚴厲打擊騙取出口退稅,規范報關報檢和收匯,加強貿易摩擦應對工作等。
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外資政策》是我市為貫徹落實省“外資十條”(修訂版)(即《廣東省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結合揭陽實際制訂的配套措施,該政策的措施出臺將進一步強化揭陽吸引外資的“磁場”,增強揭陽對高端外資、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更好引領揭陽經濟高質量發展。
《外資政策》分為加強產業引導、建立財政獎勵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完善工作機制等四部分共12項措施,亮點同樣頗多。如提出我市利用外資的方向和重點,包括擴大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外資準入領域;大力引進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戰略性產業鏈項目,積極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在貫徹落實省“外資十條”(修訂版)財政獎勵基礎上,《外資政策》進一步擴大獎勵范圍和標準,并增加對引資人獎勵的措施。如在鼓勵項目落戶具體措施上,提出2018年至2022年,對在揭陽設立的年實際外資金額(不含外方股東貸款,下同)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下同)、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和超過1000萬美元的外資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在兌現省財政獎勵的基礎上,市財政按年實際外資金額0.5%的比例疊加獎勵,最高獎勵1000萬元;在鼓勵以商引商具體措施上,提出對成功引進投資總額2000萬美元以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要求和我市主導產業方向的外資項目(所引薦項目企業承諾10年內不遷離揭陽、在揭陽履行法定納稅義務)的招商引薦單位和個人(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項目投資方除外),項目注冊之日起1年內,按照外方實繳注冊資本的1‰給予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獎勵金由項目所在縣(市、區)財政安排。實繳注冊資本1.5億美元以上的項目,市政府按照“一項目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此外,《外資政策》還從研發、用地、金融、人才、通關和載體等方面保障外資項目落地,并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的主體責任和要求。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市商務局將結合國家、省、市出臺的相關政策,編印《2018支持外貿和外資穩定發展政策匯編》,精心組織政策宣講解讀,讓外貿企業、外商更好地了解新政策、用好新政策,享受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