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GDP同比增長2.3%,GDP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
1月18日,在國新辦就2020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202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公布。數據顯示,各季度GDP增速呈現V型反轉,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GDP總量也首次突破100萬億元,達1015986億元。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已經實現,好于預期。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意味著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一個新的大臺階。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7%,人均GDP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差距不斷縮小。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數據反轉確實是來之不易。亮點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大關,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二是外需強勁,中國制造在疫情期間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的支撐,外貿也逆勢創紀錄。三是制造業強勁修復,特別是高新技術投資高速增長。”
與此同時,管清友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確實還是要注意到,疫情對很多中小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要看到所謂的幸存者偏差現象。統計數據之外,很多企業其實已經被沖垮了,因此接下來還是要著力于民生就業,讓經濟持續恢復。”
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的2021年1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達7.9%。對于接下來的中國經濟走勢,寧吉喆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020年總的指標是穩定回升、好于預期的,但是有一些結構性指標不是那么理想,有一些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都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促進經濟穩定復蘇,保持在合理區間。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進出口表示強勢。數據顯示,2020年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26億元,增長4.0%;進口142231億元,下降0.7%。進出口相抵,順差為37096億元。
1月14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在2020年外貿的發展過程中,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確實起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同時世界經濟有望復蘇帶動貿易增長,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也給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1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增長。但同時也要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的外貿發展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
投資上,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快速下滑后,此后呈現逐步回暖的態勢。2020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8907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89264億元,增長1.0%,在2020年1-11月年內增速首次轉正的基礎上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
對于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馮俏彬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我個人對接下來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持比較樂觀的態度。2021年投資在政策衡量中始終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未來面對經濟轉型升級,怎么樣為民營經濟和民間投資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好的條件,我覺得政府從來沒有停止過在這方面的考慮,還是會出臺一些有利于民間投資、肯定民間增長的政策。”
消費上,2020年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比去年下降3.9%。從總量看,2020年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54.3%,2012-2019年,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經歷了持續8年的上漲,2019年達到57.8%。
對于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處于負增長,寧吉喆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從增速看三四季度已經轉正,特別是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了4.6%,這個速度已經開始接近前幾年的正常水平。12月份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略有一點波動,確實也是受到幾個地方散發疫情的影響。但是從整個大勢來看,我國消費在生產供給不斷增強的同時,還是能夠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從2021年的情況看,支撐經濟穩定恢復的有利因素是比較多的,我國經濟有基礎也有條件延續穩健復蘇態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在政策層面,2021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擴大內需抓好。為此,需要進一步把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的作用發揮好,把政府投資帶動企業投資、帶動就業、帶動消費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好。
與此同時,張立群表示,從目前的政策取向來看,包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等等。同時官方強調要加快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大循環最重要的就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順暢對接。這意味著接下來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內需的增長。
在消費價格上,2020年,CPI同比上漲2.5%,低于2019年2.9%的漲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9.7%,鮮菜價格同比上漲7.1%。
對于豬肉價格,卓創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種豬進口量達30530頭,創十年來歷史新高。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雖2020年冬季國內常規疫情及非瘟疫情較2019年嚴重,但卓創調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疫情導致的生豬存欄減少尚未扭轉整體增多的趨勢,僅是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產能釋放的速度。預計2021年春節后國內生豬價格仍或呈現下滑的態勢。”
除此之外。統計局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明顯高于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2020年年均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低于6%左右的預期目標。
轉自: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