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海關總署今天(13日)發布數據,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其中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
從規模看,前三個季度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57萬億元、7.67萬億元和8.88萬億元,二、三季度環比增加值均超過1萬億元,環比增速均達到兩位數;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從增速看,前三個季度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7.5%,呈現出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三季度全面反彈的發展態勢。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海關總署、商務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近百項政策舉措,從廣大外貿企業最關心的通關便利化、出口退稅、減稅降費等環節入手,在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基礎上,形成了推動外貿促穩提質的合力。在此帶動下,中西部地區外貿潛力顯現,高技術產業支撐外貿優勢明顯,出口市場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外貿增長突出亮點。
眼下,推動全年外貿促穩提質的積極因素正不斷積聚,對中國外貿發展形成實質性利好。與此同時,全球疫情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出口市場整體萎縮、貿易保護壁壘明顯增多等,也給外貿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專家建議,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中國外貿謀求更大發展的根本路徑,是要立足長遠、未雨綢繆,持續優化外貿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內生動能。通過發揮內需潛力,更好地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外貿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