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副總編輯 賈 偉
最近,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若干措施》,出臺16條政策舉措,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今年以來,受各種因素影響,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這樣的背景下,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可謂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出口轉內銷,企業是主體。政策已經“添把火”,企業更需“加把力”。依我看,想要把出口產品轉銷國內,企業至少要對產品結構、銷售方式、供應鏈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比如,國內外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不一樣,企業產品結構就要調整。以菜刀為例,國外消費者習慣用細長刀,國內消費者則習慣用方形刀。出口轉內銷,需要企業在調整生產工序、工藝等方面加把力。
比如,國內外市場存在一定的價格差異,有些產品的價差還比較大。出口轉內銷,需要企業在平衡成本和價格、打造品牌等方面加把力。
比如,外貿企業基本上都是采取訂單式生產模式,但轉成內銷,可能就要想更多的營銷辦法。出口轉內銷,需要企業在重新組織生產、物流、銷售體系等方面加把力。
企業主動發力,政策才能更好發揮作用;企業不發力,政策再好,也難免“水土不服”。
我相信,有了好政策,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河北的外貿企業一定能走出當下困境,在穩定住外貿基本盤的同時,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為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