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外貿進口、出口繼續保持雙雙正增長,出口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深度沖擊全球貿易和投資,可能給產業鏈和就業帶來長期影響。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較大。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外貿產業和主體韌性足、競爭力強的優勢沒有改變,我們完全有信心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為國民經濟回穩向好作出應有貢獻?!?/p>
壓力下外貿顯現韌性
李興乾認為,上半年中國外貿主要亮點體現在四方面:
一是進出口逐步回穩。以人民幣計,出口自4月起連續3個月正增長,進口6月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出口、進口降幅分別收窄至3.2%、3%、3.3%。從國際比較看,中國外貿運行好于各主要經濟體平均水平。二是外貿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44.3萬家,同比增長5.2%。其中,民營企業成為外貿回穩的主力軍和穩定器,出口增長3.2%,好于整體6.2個百分點。同時,新興市場、中西部地區、機電產品、一般貿易占中國出口的比重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0.6、0.9、0.3和0.5個百分點,展示出中國外貿產業的內在優勢和潛力十分強勁。三是有序擴大防疫物資出口。中國外貿企業向全球20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有力支持了國際抗疫合作。四是新業態逆勢增長。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均增長20%以上。
展望下半年,李興乾表示,“辦好四件實事”是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確保完成外貿促穩提質目標任務的關鍵。
一是抓實用足貿易政策,保外貿主體。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貸投放,抓好出口產品轉內銷,力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全方位支持企業抓訂單,保國際市場份額。積極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拓展對外貿易線上渠道,辦好第128屆廣交會。三是抓外貿結構升級,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發揮外貿基地對外貿產業集聚固鏈的“穩定器”作用,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提升大型骨干外貿企業引領作用。四是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深化科技、制度、業態和模式創新,持續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落實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政策措施。
支持內銷促進雙循環
作為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的選擇之一,出口轉內銷是許多外貿企業的切實需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提出三個方面10條政策舉措,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李興乾表示,商務部正在全面推進落實《實施意見》。指導外貿企業對接電商平臺,組織商業企業開展訂單直采,組織國內采購商在廣交會等重要展會上采購外貿商品,支持更多外貿企業轉內銷;推動“同線同標同質”。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推動“三同”產品擴圍取得實質進展,加強“三同”產品宣傳推廣,完善公共服務,為出口轉內銷工作提供標準保障;系統推進創造內銷條件。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出臺針對性配套措施并開展專題活動,梳理匯總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營造支持適銷對路產品轉內銷的良好環境。
“出口產品轉內銷有力服務了擴大內需戰略,重在創造市場新增量,提供生產生活新選擇,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要,因而受到國內消費者普遍歡迎,吸引了一批外貿內銷新‘粉絲’。從外貿角度看,這有利于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外貿主體?!崩钆d乾表示,商務部將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公共服務,會同地方和相關部門在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產品轉內銷,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文章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