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向海謀發展 依港開放強勢能
唐山市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唐山謀篇布局的大戰略。10年來,唐山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搶抓機遇,振奮精神,轉身向海、依港開放,唐山港發展成為全球、全國第三位的綜合大港,唐山被評為中國十佳開放發展城市,被國家確定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邁出堅實步伐。2019年,唐山市完成進出口總額106.5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3.4%;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是2010年的2倍,連續6年居全省首位。
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唐山市堅持以開放促招商、興產業、活貿易,提高招商實效,加強產業對接合作,外資外貿不斷提高。對外貿易穩步提升,2010年至2019年,全市對東北亞地區進出口累計完成142.8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2.7%。利用外資水平結構不斷優化提高,2010年,全市引進東北亞國家外資合計5797萬美元;2019年,全市引進東北亞國家外資合計27714萬美元,較2010年增長378.1%。積極貫徹“走出去”發展戰略,對外投資合作全面布局,2010年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備案(核準)對外投資企業152家,中方投資額31.1億美元,重點涉及批發業、制造業、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領域,遍及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唐山市對東北亞地區投資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底,累計備案(核準)對外投資企業27家,中方投資額8473萬美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266%、100.8%。
打造東北亞地區優質生產要素基地。深耕東北亞地區特別是以日韓為重點拓展開放廣度,增強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是唐山市開放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唐山市對東北亞地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797萬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10540萬美元。2019年,唐山市對東北亞地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27714萬美元,較2010年增長378.1%;完成進出口總額124396萬美元,較2010年增長12.5%。經過10年發展建設,唐山市國別園區特色顯著,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園區、高新區日本裝備制造產業園、開平高新區日資產業園等園區發展日趨成熟,入駐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焊接等行業日資企業20余家。
綜合貿易大港潛能加速釋放。10年來,唐山港已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三位和全球港口第三位,初步建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工貿易中心、北方航運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鐵礦石接卸港和鋼材輸出港,重要的油氣能源進口基地和儲備中心。2019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6.5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4.34萬TEU,分別是2010年的2.67倍和10.64倍;航線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余個港口,比2010年將近翻了一番。截至目前,唐山港開設內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41條,實現了對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及日韓10個基本港和日本26個偏港的全覆蓋。同時,國際班列常態化運行,唐山市已開行唐山—烏蘭巴托、唐山—安特衛普、唐山曹妃甸—烏蘭巴托3列國際貨運班列;內陸港加快布局建設,唐山港內陸港總數達到30個,覆蓋三北地區的東西互動、海陸統籌運輸網絡已經形成。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初步形成。近年來,唐山市探索實踐的推動開發區優化整合、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新機制2個典型案例入選首批面向全國推廣復制的24個典型案例中,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成為創新創業高地。2019年8月31日,河北自貿區曹妃甸片區掛牌,在全省率先完成自貿片區組織架構,從掛牌成立到2019年年底,僅4個月時間片區就完成進出口額20億元,其中出口7億元,進口13億元;2019年12月,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為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的華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批準并頒發了“證照分離”后的首張“許可證”,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唐山市持續釋放綜試區政策紅利,不斷深化與東北亞地區經濟的合作,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計完成跨境電商貿易額達176.95億元,入駐市綜服平臺企業達到699家,在第三批22個綜試區中居于前列;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持續壯大,成功開通天津港外貿內支線,日本、越南外貿直航航線,引進外資企業6家。2019年保稅區港口物流貿易額57億元,同比增長50.36%;進出口總額4.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50.35%。
國際交流交往日益密切。10年來,唐山市堅持以國際化思維理念建設城市、經營城市,不斷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宜居宜樂水平,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對外開放度顯著提升。先后舉辦了2016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2019中國國際友好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等重大國際性會議和體育賽事、教育文化活動30多場次;舉辦的會展活動近600個,展覽面積300萬平方米,會展業帶動收入達到4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5%;國際友好城市數量由原來的4個增加到了6個,實現了交流深度從起初的“禮節性”或考察性為主的交往,向互利共贏的務實性合作的重要轉變;與東北亞國家的聯絡渠道不斷拓寬,同地區內日本、韓國、俄羅斯、蒙古、朝鮮的23家商協會經貿組織建立了新的聯系,保持友好聯系的地區國家國際機構達到30多個,基本建立起了面向東北亞的對外開放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 (記者韓冬)
責任編輯: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