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長7.8%,進出口總值位居全省第三
河北日報訊(記者師源 通訊員馬朝、孫博)從秦皇島海關獲悉,上半年,秦皇島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75.88億元,同比增長7.8%,進出口總值位居全省第三,較第1季度上升1位。其中,出口102.07億元,下降8.9%,進口73.81億元,增長44.5%。
“秦皇島外貿進出口產品結構顯著優化,除鋼材、鐵礦、醫療外科電子器具等商品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農產品,均呈現增長。”秦皇島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全市進出口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私營企業,進出口值為83.93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47.7%。所有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方式占比超6成。
據了解,為保障企業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秦皇島海關注重發揮職能優勢,主動服務外貿穩增長,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疫情防控期間,生產型企業的原料供應成了頭等要務,秦皇島海關對進境糧食、無煙煤、銅精礦等大宗生產資料和資源性商品提前介入,經風險評估后采取允許靠泊檢疫、船到人到等措施,保障以最快速度開始卸貨作業,實現通關“零等待”,快速驗放進境大豆、大麥、小麥共16船次,貨值約20.8億元;進口銅精礦25船次,貨值31.6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同時,為確保企業產品順利出口,秦皇島海關主動對接,隨報隨檢,快速驗放,使貨物進港、卸貨、裝運無縫銜接,極大緩解了企業的庫存壓力,降低了企業成本,很多企業出口量不降反增。上半年,秦皇島金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出口大豆蛋白產品546批次,同比增長36.8%。
為確保“一帶一路”沿線孟加拉國南部的帕德瑪大橋早日建成通車,秦皇島海關克服疫情影響等因素,量身定制監管方案,開辟綠色通道,采用邊運抵邊裝船監管模式,保障大橋配件等貨物順利發運。帕德瑪大橋建設以來,秦皇島海關共監管出口橋梁鋼結構41批次,貨運量11.5萬噸、貨值約9億元。僅6月份,秦皇島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貨物19.26萬噸,同比增長1.37倍,貨值4.83億元,同比增長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