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平臺,助力外貿企業抱團出海
——河北外貿企業危中尋機的故事(下)
近日,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在為外貿企業辦理業務。通訊員王帥攝
訂單減少、庫存積壓、資金緊張……疫情之下,外貿企業遭遇困境,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
在此情況下,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利用自身優勢,不僅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專業、高效、低成本的通關、退稅、物流和金融等中間環節服務,還致力于打通外貿生產企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幫助企業抱團出海拓市場、搶訂單。
一個平臺,撬動2億元外貿訂單
6月30日,天津港。
夜色中,一艘裝有6個貨柜緊固件產品的貨輪緩緩駛出海港,前往迪拜。
此時,在距離天津港400余公里的邯鄲市永年區,河北邯旺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杜延兵在家中即收到消息:貨船已離港。很快,他又收到另一條消息,該批貨物的尾款已到賬。
“能做成這筆訂單,多虧了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杜延兵深有感觸地說。
邯旺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不銹鋼緊固件的企業,也是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的客戶。疫情期間,企業海外訂單減少,一度讓杜延兵很是著急。
就在這時,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向企業推薦了這一來自迪拜的客戶。雙方在多輪洽談后,最終達成這筆貨值13萬美元的訂單。
而杜延兵收到的尾款,也來自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提供的預付服務。按照外貿流程,企業從簽約、備貨、生產到回款,一般需要2個半月時間。平臺則將時限壓縮到了一個月以內,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資金利用率與周轉率。
邯旺公司還將通關、退稅、外匯等中間環節業務也交由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代為辦理,節約了企業的人力成本,提升了各中間環節的時效。
此前,邯旺公司的主要市場在國內。今年,他們專門設立了外貿部,準備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杜延兵說:“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我們的經營風險,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們能夠大膽去接海外訂單。”
在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上,像邯旺公司這樣的客戶還有30余家。平臺上線了信息化操作和交易數據系統,實現行政機構、服務企業、銀行及外貿企業多方資源整合,并投入大量自有資金,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高效、低成本的通關、外匯、退稅、擔保交易、配套物流、保險和金融等服務。
外綜服平臺,是我國外貿發展新業態之一。通過向外貿企業提供各項中間環節的服務,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聚焦主業,參與國際市場打開便捷通道。
為進一步幫助中小外貿企業規避海外市場風險,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還通過與相關咨詢機構及中信保等平臺合作,掌握重點國家、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基本情況,對境外企業進行風險等級分類,并將最新信息分享給國內客戶,為其提供合作參考。
疫情期間,平臺還拓展自營業務,從俄羅斯、英國、意大利、巴西等國家拿到防疫物資訂單,并簽訂定期供應合同。其中,與俄羅斯簽訂的1.4億元防疫物資訂單已全部完成交付。自營業務增強了企業的資金儲備,有利于為平臺上的中小外貿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目前,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已與邯鄲、石家莊等地的30多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涉及紡織品、果品、手套、羊絨制品、生物油脂等產品。今年1至5月,平臺外貿業務實現逆勢上揚,完成進出口額2.1億元。
轉型突破,傳統企業尋求發展新方向
該平臺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引起了邢臺市的關注。5月27日,在邢臺市政府支持下,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與邢礦集團合作,建立了邢臺市首個外綜服平臺。來自張家口、曹妃甸、安陽等地的相關單位也紛紛提出合作意向。
一家成立不到2年的平臺為何能得到多方青睞?
“因為平臺能通過市場化運作,實實在在幫助中小外貿企業發展。”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負責人王偉表示。
在國際市場上,規模小、信息不對稱以及議價能力不足等問題,無形中抬高了中小企業的外貿成本。同時,其在采購原材料、獲得出口信貸、融資以及其他配套方面的成本也較高。而外綜服平臺不僅能夠提升企業通關、結匯、退稅等流程的效率,還能夠發揮集聚效應,增強中小企業在相關環節的議價能力和話語權,攤薄貿易成本。
與南方外貿大省相比,河北省外綜服平臺建設相對滯后,不少企業只能選擇與其他地區的平臺合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外貿數據外流。
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應運而生。
建設該平臺的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是一家集供應鏈物流、物流園區、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融資租賃為一體的綜合物流集團。2018年,他們萌生了建立外綜服平臺的想法,希望以此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契機,在大宗貿易等傳統業務之外,為企業尋求業務新的增長點。2019年5月,在邯鄲市大力支持下,平臺歷經半年籌備后正式投運。
在大部分外綜服平臺服務內容還集中于通關、物流等基礎性環節之時,冀中能源外綜服平臺則依靠母公司的集團優勢,將服務向貿易信貸、保險、融資等金融領域延伸,并進一步覆蓋上下游產業鏈和供應鏈。
近段時間,王偉奔波于邯鄲與邢臺平鄉之間。疫情期間,自行車在國際市場銷售緊俏。火爆行情之下,平鄉的多個外貿企業都希望與外綜服平臺建立合作。這也讓王偉意識到與特色產業集群合作的必要性。
目前,平臺正在積極開拓永年緊固件市場、晉州紡織出口市場、邢臺自行車出口市場等特色產業集群的海外業務,利用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已有的海外分子公司優勢,為國內企業找訂單、拓市場。
而在產業鏈上游,他們也與邯旺公司等平臺客戶深入洽談,以集團在鋼材等大宗貨物上的采購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優價的產品原料,降低企業原料采購成本。
在王偉看來,全省90多個特色出口基地是平臺打通外貿制造產業鏈條的突破口,也是企業能否實現長足發展的關鍵。
為此,他們一方面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平臺;另一方面,則不斷完善信息化操作系統,提升業務處理效率,不斷增強對大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
“我們把平臺的發展目標設定為建成外貿領域的B2B淘寶,但目前的自有資金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臺的發展。”王偉說,他們正在向有關部門提出“扶持中小型企業外貿出口專用資金池”的設想,從而更好地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河北日報記者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