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2020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情況如何?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下半年進出口面臨哪些挑戰?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對此進行了回應。
6月份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
李魁文在介紹2020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時表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雖下降3.2%,但降幅較一季度明顯收窄了3.3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當月進出口實現年內首次雙雙正增長,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好于預期。”李魁文表示,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
值得關注的是,民營企業進出口逆勢增長,在外貿穩增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對東盟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今年以來,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增加外貿信貸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支持出口轉內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幫助外貿企業渡難關、保市場、保訂單,有力促進了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出口值達到4.38萬億元,同比增長4.5%,防疫物資等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和46.4%。同時,受疫情防控影響,也帶動了“宅經濟”消費提升,相關產品如筆記本電腦、手機上半年出口分別增長了9.1%和0.2%。
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下降4.9%,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將下降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世界貿易組織也預計全球貨物貿易將下降13%至32%,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下降20%。李魁文表示,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疊加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李魁文介紹,海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聚力“六穩”“六保”,統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工作。今年以來,先后出臺外貿穩增長10條措施并制定50條具體任務清單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達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運轉,穩住外貿基本盤。
比如,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6月份,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9.7小時和2.3小時,較2017年壓縮了59.3%和81.5%。
比如,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試點。鼓勵中西部、東北等地開展市場貿易采購試點。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分別增長了28.7%和33.4%,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比如,全面推進關稅保證保險改革,累計服務3113家企業,擔保稅款2584億元。其中,中小企業約占70%,切實為中小微企業減負增效。
“我國外貿發展韌性足、回旋余地大,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應的持續釋放,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努力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李魁文說。
海南離島旅客一周免稅購物總額4.5億元
今年7月1日起,海南離島游客免稅購物限額從每人每年3萬元提高到10萬元,此外,免稅商品的種類有所增加。會上,李魁文介紹,海關統計顯示,7月1日至7日,離島旅客累計購物6.5萬人次,購物總額4.5億元,免稅6571萬元,日均免稅939萬元,比上半年日均增長58.2%,日購物旅客穩定在1萬人次左右,日購物額在6000至7000萬元之間,購買量前三的商品為化妝品、香水和首飾。購買金額前三的商品化妝品、首飾和手表,合計占購物總額的77.2%。
李魁文表示,總體來看,離島旅客對新政普遍持積極評價,認為新政提高限額、擴大品類、放寬限量,充分滿足了旅游購物的需求。免稅店方面也認為,新政大幅釋放紅利,實施首日化妝品、手機、酒等熱銷商品出現備貨不足現象,效果遠超預期。
資料圖為一位男顧客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內排隊買單。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李魁文透露,海關將以海南自貿港海關智慧監管平臺為抓手,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在確保監管到位的前提下,推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和政策實施效應。同時,為了防止防范免稅品的倒賣、代購和走私,海關將加大監管,加強和其他部門的聯系,對違法違規行為聯合懲治。根據規定,倒賣、代購、走私免稅商品的個人,將依法依規納入信用記錄,三年內不得購買離島免稅商品,對于構成走私行為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的,由海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個試點海關一周驗放跨境電商B2B出口報關單和申報清單26.6萬票
作為新型貿易業態,跨境電商憑借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逆勢上揚,為外貿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
李魁文表示,海關堅持“包容、審慎、創新、協同”的理念,不斷優化監管制度,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積極支持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有序發展。
今年以來海關主要實施了三項改革措施:
一是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探索建立高效、安全、快捷的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渠道,解決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難”的問題,全力支持跨境電商出口企業“賣全球”。
二是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也就是B2B的出口試點。增設“9710”、“9810”貿易方式,在北京、天津、南京、杭州、寧波、廈門、鄭州、廣州、深圳和黃埔海關等10個海關開展試點,開啟了規模化“賣全球”的跨境電商新征程。采用新模式通關的企業,可享受一次登記、一點對接、簡化申報、優先查驗、允許轉關、退貨底賬管理等通關便利化措施。中小微企業單票價值低的貨物還可選擇更加便捷的通關通道,廣交會等線上展會成交的貨物也可適用于新規享受通關便利。截至7月7日試點第一周,10個試點海關共驗放跨境電商B2B出口報關單和申報清單26.6萬票,貨值2.5億元人民幣,出口貨物主要有服裝鞋帽、小家電、智能辦公家具、手機配件、戶外用品等,出口目的國主要有歐洲、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三是繼續主動和世界海關組織等國際組織共同研究優化跨境電子商務世界貿易規則,與萬國郵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海關就多邊數據共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構建面向全球的高質量跨境電商寄遞服務網絡。
責任編輯:高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