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國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張彥通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東盟智庫戰(zhàn)略對話論壇上表示,世界經濟正受到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貿易霸凌主義等多重威脅,中國同東盟國家都是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不同程度處于經濟下行壓力和增長動力相互膠著的狀態(tài)。中國和東盟應積極做行動派,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張彥通表示,世界經濟雖然繼續(xù)保持增長,但仍受貿易保護主義等多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國際市場信心不穩(wě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分別下調至3.2%和3.5%。東盟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趨向寬松,以應對國際貿易失序等現實困難。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盟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進出口貿易額2918.5億美元,同比增長4.2%。截至2018年底,中國和東盟雙向累計投資額達2057.1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15年間增長22倍。“事實證明,中國和東盟國家經受住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摩擦等考驗,促進了雙方共同發(fā)展。”張彥通稱,雙方還應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中國近期發(fā)布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總體方案,其中,廣西自貿試驗區(qū)提出了打造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qū)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黃俊華表示,廣西作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期待與東盟各國智庫在進一步匯聚智慧共識的基礎上,圍繞共同推進國際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同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共同加強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共同分享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建設紅利等重點領域提出務實合作的智庫方案。廣西期待在自貿區(qū)內加大與東盟國家在國際貿易、物流供應鏈、電子信息、大健康、大數據、金融服務、跨境旅游等領域的合作,促使高標準高質量的自貿區(qū)建設紅利更多惠及東盟國家。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副院長宋春奔表示,在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正在對多邊主義發(fā)起威脅的背景下,中國和東盟需要加強社科方面的溝通合作,攜手對現有的跨區(qū)域、次區(qū)域倡議加以利用和協同以支持經濟增長,對區(qū)域內的繁榮發(fā)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