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趕考”路上,河北一直在奔跑
——新中國七十華誕感懷之一
黨中央領導人住的土坯房低矮簡陋,床上的被子補丁連著補??;七屆二中全會會場擺放的是長條木椅……
原本1米寬的環村土路擴建為5米寬的水泥路,所有村民都住進了鋼混房、樓房,多半農戶買了小轎車……
從中共中央舊址到西柏坡村,短短幾百米的距離,濃縮著70年的“趕考”歷程,展現著“考出的好成績”,也揭示著一代代“趕考者”的“精神密碼”。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0年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從河北這片紅色土地出發,踏上“進京趕考”的征程。70年間,燕趙兒女傳承、弘揚“趕考”精神,河北向著夢想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歇。
70年崢嶸歲月,70年滄海桑田。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比新中國成立之初增長了880多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978年的119.5倍和123倍;三次產業結構由過去的“二三一”調整為“三二一”……我省經濟實力顯著提升,河北大地生機勃勃;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燕趙兒女意氣風發。
70年來,河北在一窮二白的紙上繪出最新最美的畫圖,書寫波瀾壯闊的發展故事,不斷交出優異的“趕考”答卷。
1949—2019,這一段崢嶸歲月,記錄著河北拼搏奮進的姿態,丈量著我們追逐夢想的腳步。從正定“拆掉圍墻,八面來風”,到雄安新區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從發揮利用好資源稟賦優勢,到“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從告別“大樹底下不長草”的迷思,到“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從解決溫飽問題,到人民群眾在藍天白云下自由暢快地呼吸……
70年來,河北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努力探索、頑強拼搏,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解答一個又一個時代“考題”。
從被譽為“太行新愚公”的涉縣后池村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劈山填溝、鑿石壘堰,用雙手鋪就致富路,到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用堅定的信心,把黃土變成金,快速奔向全面小康;從三代塞罕壩人躬耕不息、接力不止,在高寒沙地上創造綠色傳奇,到李保國幾十年如一日埋首田疇、扎根荒山,把最好的論文寫在太行山上;從馬勝利在全國率先“自薦自包”、劉漢章在邯鋼實行“推墻入?!?,到9人團隊把河鋼塞鋼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工程……
70年間,河北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兩個務必”,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和永遠奮斗、永遠拼搏的行動,“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摆s考”精神在持續答好時代之問中傳承弘揚、歷久彌新。
時間,見證“趕考者”永不停歇的腳步,也不斷給“趕考者”以新試卷、新考題。
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站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更加美好的未來等待我們去創造;
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深入實施,大有可為的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需要我們去把握;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雄安新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冬奧會籌辦即將轉入測試就緒階段,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更艱巨的任務、更繁重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完成。
“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新“趕考”寄托新使命、新期待,預示新成就、新輝煌,更呼喚新擔當、新作為。
這是一個意蘊豐富的場景——9月的西柏坡,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每一道仰視的目光里,都流露著激動、崇敬,都寫滿了自信、堅定?!耙^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永遠的“趕考”路上,河北一直在奔跑;未來的“趕考”路上,不停奔跑的河北必將奪取更加出色的成績。 (安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