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各地外貿取得快速發展,尤其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速更為突出。隨著時間進入第三季度,各地在積極行動,推出實招硬招,狠抓穩外貿政策的落實,對外貿進一步實現穩中提質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狠抓政策落實
加強政策宣傳、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外貿外資企業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量身制定支持措施……這是河南對穩外貿提出的最新政策要求。
8月22日,河南省政府召開的穩外貿穩外資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工作推進會議強調,國家和省里出臺了不少穩外貿的政策,下一步關鍵是要用好用足這些政策措施,防止政策棚架和執行梗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切實發揮作用。
為了狠抓政策落實,會議還特別強調,對落實有力、成效顯著的地區,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優先支持,對工作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得力、進度明顯滯后的地區,要予以通報。
自7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穩外貿措施后,一個多月來,多部委和外貿大省紛紛響應,公布"路線圖",交上"承諾書",加快將政令落到實處。外部風險加劇之際,中國穩外貿可謂不遺余力又爭分奪秒。
從各地采取的措施來看,主要從三方面做好穩外貿工作:一是降低外貿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比如減稅降費、加強信貸支持、提高信保覆蓋面等;二是促進企業開拓新市場,積極促進市場多元化,比如幫助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等;三是大力度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和加工貿易保稅維修再制造等。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外貿穩定增長,最終要依賴于各地方實現外貿穩定增長,各地對穩外貿政策的落實和成效決定著全國穩外貿工作的成敗。中國經濟的回旋余地大,各地方外貿發展的程度也不一,各地只要狠抓政策落實,積極促進外貿發展仍有較大潛力。
穩增長成效持續顯現
從中央密集部署出臺各項政策,到地方鼓點密集狠抓政策落實,中國已形成穩外貿的合力。這樣的合力正在發揮作用,在當前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各地外貿呈現逆勢穩定增長的勢頭。
從各地公布的1~7月外貿成績單來看,外貿都保持著穩定增長,外貿結構也在持續優化。江蘇出口額在高基數的情況下同比增長7.2%,山東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3%,河北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7%……
從全國來看,7月當月進出口2.74萬億元,出口1.53萬億元,均為今年以來單月最高水平。1~7月進出口17.41萬億元,增長4.2%。其中,出口9.48萬億元,增長6.7%;進口7.9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1.55萬億元,擴大47.4%。從地方來看,中西部地區出口增長13.8%,高于整體增速7.1個百分點,占比提高1.1個百分點至17.5%。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外貿穩定增長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動力:一是國家層面和各地方層面出臺了大量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隨著狠抓政策落實,政策的紅利正在不斷地顯現,為外貿穩定增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二是企業近些年來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加強研發創新、開拓新市場等,產品的競爭力快速得到提升,在全球市場更具競爭優勢。
趙萍強調,雖然現在外貿面臨國內成本上升和國外需求萎縮、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諸多不利因素疊加,挑戰在加大。但是,中國可以推出的外貿穩增長措施還有很多,包括制度改革、擴大開放、降本增效等多個方面。隨著外貿政策的深入落實,中國外貿穩定增長的韌勁將進一步增強。(記者 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