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中,記者常常能夠感受到人們對于發展對外貿易的熱情和憧憬。不論是對這個行業不甚了解的普通鄉鎮官員,還是當地著名且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無不期待著通過發展外貿產業為當地經濟添磚加瓦,又或是為企業發展平添動力。一些地方因為實現了出口數據的從無到有、不斷增長而士氣振奮,另一些起步稍晚的地方則手握特色產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外貿產業的發展并非簡單易事。盡管有些地方憑借著特色產品的品質上乘,樹立了良好口碑與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認可;但也依然有些地方,雖然不懈努力卻始終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這其中,不乏一些掌握優質產品,了然市場規律,卻依舊難以得志者。究其原因,不得章法、空有一腔熱情,或是外貿路上牽住他們的一塊絆腳石。若能搬開這塊石頭,向當地政府和企業多科普一些“做好外貿”的知識和技巧,憑借著自身產品優勢與潛力,或許有一天他們真的能夠展開雙翼,翱翔在海外市場。
但要真想做好這樣的科普,幫助地方和企業實現“貿易夢”,現實遠比想象更加困難。
事實上,外貿行業內的一些公號也在進行著這樣的嘗試,但往往由于文章內容過于專業,讓人難免感到晦澀。讀者即便耐心通讀完畢,也很難記住那些“生冷”的知識點。
外貿領域知識涉獵繁雜,關系到報關、國際貨運、出口退稅、結匯等很多專業流程,對于那些近乎零基礎的后入行者而言的確難懂,也成為困擾著外貿行業相關知識科普的重要障礙。這一瓶頸如果能夠被打破,不但對知識的傳播大有裨益,更能間接促進我國外貿行業的更好發展,為經濟增長再添助力。
那么,對于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人們真的毫無選擇了嗎?其實未必。
從現代信息傳播的特征來看,圖片、動圖和視頻等比文字內容更易于傳播,在科普外貿小常識時,多嘗試使用圖片、漫畫、動圖、視頻和音頻等生動靈活的方式很重要。而如果是專業人士或機構制作的圖片和音視頻,傳播的效果則會更好。
此外,循序漸進的講授方式和分層次的教授體系,也將有助于不同人對于外貿知識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
當前,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使得社會分工更加細化,外貿行業也未能例外。因此,對于學習者而言,合理地分配學習順序和側重點,不但可以極大樹立從事外貿行業的自信心,更可以使相關學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