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上海—曼谷經濟會議”日前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從東部經濟走廊走向一帶一路倡議”。泰國駐上海總領事丹緄拉(Sasirit Tankulrat)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部經濟走廊”對于泰國未來經濟模式的升級至關重要,泰國將“東部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倡議做對接,這將有助于推動地區的發展,造福地區人民。
對接“一帶一路”倡議
“東部經濟走廊”是指泰國政府在差春騷、春武里和羅勇三府設立的經濟特區,通過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實行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吸引高附加值產業到此落戶。
丹緄拉表示,上述三府在過去30年里,一直是泰國工業集群集中的地區,擁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十分優越。
“東部經濟走廊”位于大湄公河經濟走廊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間,地處泰國灣東岸,陸上與柬埔寨、老撾、越南連接,海上則位于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海上航線中點位置,是泰國傳統的工業基地、海運物流中心,具有特殊的地緣優勢和發展空間。
2016年,泰國總理巴育提出,泰國擬在未來20年將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基于高附加值的發展階段,被稱為“泰國4.0”。泰國希望通過推進4.0戰略,將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升級為智能化農業,將傳統的中小企業升級為智能型中小企業,將傳統的服務業升級為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
丹緄拉稱,“東部經濟走廊”是“泰國4.0戰略”的旗艦項目。
她還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巴育特別重視將此項目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在丹緄拉看來,中泰兩國的戰略發展要求是一致的,將“東部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有助于推動地區的發展,造福地區人民。
巴育2018年在受訪時被問及中國能在“東部經濟走廊”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他答道:“中國無論是在貿易或是投資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有‘一帶一路’倡議,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亞洲區內乃至全世界相互鏈接。”
在2019年4月巴育接受中國媒體聯合采訪時,又表示泰方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表現出對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投資意愿。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可以作為面向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四國的出口商品生產和分銷基地。
上海自貿區是泰企投資熱門選項
負責“東部經濟走廊”項目的泰國工業部長曾經表示,泰國政府的目標是在項目實施的最初5年內至少有1.5萬億泰銖(約合3390億人民幣)投入到該地區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擴建機場和港口、修建高速鐵路等,這些項目會用到部分政府預算,很多會是公私聯營項目。
在這其中,作為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連接曼谷廊曼機場、素萬那普機場和羅勇府烏塔堡機場的高鐵項目已由泰國、中國、日本企業組成的聯營體中標。該條高鐵全長約220公里,建成后可實現這三大機場的無縫對接。項目將通過為期50年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
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2019年2月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對泰國投資的總額已達到554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25億元)。目前,中國已成為泰國的第三大投資來源國。在2018年排名第二的日本,對泰投資已經趨于飽和,尤其是大企業大項目大規模的投資已告一段落,而中國在泰國的投資急速飆升 。
在中國企業紛紛前往泰國投資的同時,泰國企業也在前往中國尋找機會。
根據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的數據,在今年1至6月,泰國在上海為560萬美元,猛增221.84%。經過多年的積累,泰國在上海的投資累計達到5.6億美元。
丹緄拉表示泰國企業到上海投資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浦東開發開放的最初期,正大集團也參與其中。在中國投資的泰國企業很多集中于上海以及周邊的長三角地區。上海自貿區當前是泰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的熱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