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稱,韓國電子信息通信產業振興院(KEA)7月30日發布的《全球電子產業主要國家生產動向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韓國電子產業生產額為1711.01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排名全球第三,位于中國和美國之后,趕超日本。
據韓聯社7月30日報道,報告顯示,在全球電子產業的占比排名中,中國占37.2%位居第一,美國為12.6%位居第二,韓國8.8%排在第三位。
報道稱,與5年前相比,韓國電子產業生產額增長53.3%,年均增幅達9%,僅次于越南(11.7%)和印度(10.9%),同樣位居世界第三。中國和美國的增幅分別為2.9%和1%,日本則減少2.3%。
另據韓國《亞洲日報》7月30日報道,在繼續鞏固IT強國地位的同時,韓國電子產業也面臨需要克服以半導體等電子產品為主的“偏食”現象。電子零部件去年在電子產業生產中所占的比重為77.3%,比5年前增加18.8個百分點,依賴度進一步加深。無線通信機器和電腦分別以10.0%和7.8%,緊隨其后。
報道指出,中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電腦相關產品,占全體的34.2%;美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無線通信機器,占32.3%。日本則是電子元器件,所占比重為56.6%。
報道稱,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借助2017年和2018年全球內存半導體的超級繁榮,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創下歷年最高業績,電子元器件的比重大幅增加,韓國也借此機會超過日本上升至第三。但與中國、美國等國家比較,韓國對于半導體的依賴度太高,成為電子產業容易遭受沖擊的薄弱之處。例如日本對韓國限制出口這樣的情況下,電子產業的“恐怖指數”直線上升。
《亞洲日報》報道還稱,韓國電子信息通信產業振興會相關人士表示,電子產業分明是應該給予高度評價的成功案例,是其他產業現在遙不可及的,但韓國還需要第二個、第三個三星電子站出來。借鑒中國的成功來看,除了本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外,美國、韓國、日本的企業在中國也建有很多工廠,所以才能經常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