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7月31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晉柏介紹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成鋼: 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商務部,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感謝各位多年來對中國—東盟博覽會給予的關注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有關情況。
中國與東盟是互利共贏的好伙伴,經貿合作發展迅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經濟一體化成果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雙邊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已連續10年保持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今年1—6月,中國—東盟進出口貿易額2918.5億美元,同比增長4.2%。
二是投資合作卓有成效。截至2018年底,中國和東盟雙向累計投資額達2057.1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15年間增長22倍,東盟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區,為促進區域內各國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共同開展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中馬“兩國雙園”、中緬油氣管道、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等重要項目合作;與東盟國家共建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泰中羅勇工業園、越南龍江工業園等經貿園區已落成或運營;今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東盟10國均派高級別政府代表團出席,達成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共識,簽署了新一批合作協議,成果豐碩。
四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于去年11月最終完成了中國和東盟10國所有的國內程序,全面生效。近年來,中方與東盟國家企業合作建設了多個經貿合作園區,為推動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與東盟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搭建了重要載體。隨著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新亮點和新增長點。
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持續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助推器”作用。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15年來,始終緊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在推動貿易、促進投資的基礎上,緊緊把握國際產能、園區合作、互聯互通、跨境電商等合作熱點,拓展平臺,豐富內容,提高實效,為雙方企業創造商機,為推動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了積極作用。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于今年9月20日至23日在南寧舉辦。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和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活動為契機,突出“共建‘一帶一路’,共繪合作愿景”這一主題,服務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發展,致力于促進中國—東盟的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助力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女士們、先生們,當前,世界經濟正受到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貿易霸凌主義的嚴重威脅,迫切需要本地區國家加強合作,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中方愿意與東盟各國齊心協力,進一步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作用,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實現共同繁榮和互利共贏作出新的貢獻。我代表中國商務部,誠摯邀請新聞界朋友們聚焦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同時希望各國媒體繼續關心和支持中國—東盟經貿合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