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省市外貿“期中考”:中西部增速繼續領跑 外貿明星城市承壓轉型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了中國外貿“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進出口總值為14.67萬億元,同比增長3.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截至目前已公開外貿成績單的26省市數據進行了分類梳理。從進出口總額看,廣東、江蘇繼續領跑,排名前10的省市分別為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山東、天津、福建、四川、重慶。除四川、重慶為西部省市外,其余8省市均為東部省市。
但按照增速排名,中西部省市則排名靠前。同比增長超20%的省市僅5個,分別為海南、湖南、廣西、四川、黑龍江,除海南為東部省份外,其他均為中西部省份。
中西部增速超全國
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的數據看,東部省市外貿總量持續領跑已成定數。截至目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東部地區9個省市進出口總值達到120583.82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量的比重約為82%。
其中,廣東和江蘇的進出口總額分別達到了32806億元、20729.1億元,上半年進出口總額仍然遙遙領先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出口總額領跑的東部省市中,廣東、江蘇、上海3省市均位于全國增速以下,粵蘇兩省上半年的外貿增速同比皆為1.3%,上海更是出現同比負增長情況,下降了1.8個百分點。
論及增速,全國上半年進出口半年報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即中西部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其中,西部12省市區進出口增速14%,高于全國增速10.1個百分點;中部6省進出口增速8.1%,高于全國增速4.2個百分點。
從統計數據看,同比增長超過20%的5個省市中,有4個位于中西部地區。其中,湖南同比增長為40.1%,廣西為24.8%,四川為21.9%,黑龍江為21.5%。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中西部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增速,實際來自于多重政策利好驅動。
“東部地區包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抬升,加之中西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導致不少中低端制造產業轉移至中西部。除此之外,受益于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中西部逐漸變身對外開放的前沿。”他說。
以中西部表現最為突出的湖南省舉例,其上半年進出口增速40.1%,僅次于海南的45.6%。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對歐盟貿易額為271.3億元,增長62.3%;對東盟貿易額248.9億元,增長61.4%。而去年,湖南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進出口也成為最大增長點,同比增長39%。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則分析稱,盡管外貿形勢嚴峻,但考慮到消費剛性與性價比,中西部地區依然有競爭優勢。
但他也坦言,中西部地區增速較大存在一定的“技術效應”。“中西部總量小,一部分的訂單就足以給中西部帶來較大增速。穩住中國外貿增長,依然還是要靠東部地區?!?/p>
外貿明星城市AB面
盡管在進出口總額上持續領跑,但東部省市依然面臨較大壓力,不少出口產業仍處于轉型升級的“爬坡”過程——一方面,要素成本攀升導致部分制造業企業外遷;另一方面,新興產業還未形成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類似情形在外貿明星城市表現尤為突出。在制造業企業外遷、訂單流失壓力下,無錫、佛山、寧波、東莞等外貿明星城市通過不斷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其外貿出現回暖趨勢。當然,也有類似蘇州等高度外向型的外貿城市,依然未擺脫制造業外遷的壓力。
數據顯示,蘇州上半年進出口總值為10458.8億元,盡管繼續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四位,但據分析人士判斷,其上半年同比增速不高。一處判斷的依據是,今年開年以來,其進出口就一路同比下跌,截至5月前,蘇州同比下降1.7%。相比而言,其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的總值僅為1.56萬億元,同比增長下跌到只有1%。而蘇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2017年時仍維持在10.4%的兩位數增速。
前述分析人士認為,這與近年來蘇州制造業企業外遷不無關系。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蘇州情況的出現,根本上是由其產業結構決定的。蘇州早年大量吸引外資發展加工制造業,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現在的產業轉型升級。
丁長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舉例稱,制造業外遷無可厚非。企業受市場、成本、經濟等因素影響,尋找成本更低的國家尋求投資發展機會,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是企業正常經營行為,符合產業發展客觀規律。
外貿明星城市中,也有通過不斷引導城市產業轉型升級而促使外貿成績回暖的代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無錫進出口總值為3130億元,同比增長7.7%;寧波為4327.2億元,同比增長7.4%;佛山為2199.5億元,同比增長8.1%;東莞為6333.1億元,同比增長6.8%。
林江拿東莞舉例分析,東莞此前曾集聚了數萬家臺資企業,靠出口玩具、箱包、服裝、家具等撐起了巨大的外貿成績。但隨著成本上升、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不少企業外遷去東南亞等地區,一度導致東莞外貿下滑嚴重。
“東莞很早就開始引導其出口產業的轉型升級,近年來在手機和機電設備上出貨量很大。這說明,東莞的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绷纸f。
數據顯示,上半年東莞市出口機電產品2919.7億元,增長12.4%,占同期東莞市外貿出口總值的76.2%;出口手機646.4億元,增長7.8%。
東莞絕非孤例。從整體而言,中國的外貿正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超過90%,太陽能電池增長57.1%,風力發電機組增長1.9倍。同時,中國水海產品進口增長近40%,化妝品進口增速高達46.5%。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也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制造業外遷的規模不大,基本上還是以中低端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
他直言,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資熱土。例如,在外貿大省廣東,雖然在2018年有588家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外遷,但同期外國投資凈增了1918家,巴斯夫、??松梨凇⒏皇靠档纫慌賰|美元級的外資高端制造業項目相繼在廣東落戶。
來源:中新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