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7月1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4.6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9%。其中,出口7.95萬億元,增長6.1%;進口6.72萬億元,增長1.4%;貿易順差1.23萬億元,擴大41.6%。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舉行的2019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說,總的來看,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
受訪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外貿的不良影響總體可控,外貿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疊加國務院日前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舉措將在下半年落實,外貿企業內生性增長動力將增強,下半年中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
上半年外貿穩中提質
“上半年中國外貿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李魁文說。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發展除了量穩,還有質優的特點,穩中提質呈現四大亮點:一是貿易方式結構繼續優化,二是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三是區域外貿發展格局更趨優化拓展,四是進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78萬億元,增長5.5%,占進出口總值的59.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24萬億元,增長9.7%,占進出口總值的28.9%;民營企業進出口6.12萬億元,增長11%,占進出口總值的41.7%;西部12省區市進出口增速為14%,高于全國進出口整體增速10.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4.63萬億元,增長5.3%,占出口總值的58.2%。
“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在分析上半年外貿發展成績時,李魁文強調了三大原因: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為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六穩”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為外貿增長提供了有效動能;三是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市場多元化取得了積極進展。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受去年基數大以及經濟增速放緩、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增速有所放緩,影響了整體外貿增速。但是,綜合分析上半年的外貿數據,運行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特點很明顯,增速放緩的背后是動能加速轉換、質量不斷提升。“橫向比較主要貿易大國,中國在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基礎上能夠實現這一增幅且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仍在提升非常難能可貴。”梁明如是評價道。
穩外貿政策進一步加碼
“中美經貿摩擦給我們的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影響總體可控。”李魁文說,盡管中美雙邊貿易數據有所下降,但中國外貿整體數據依然保持增長,全球仍高度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1.75萬億元,同比下降9%。其中對美出口1.35萬億元,同比下降2.6%;自美進口3993.8億元,同比下降25.7%;貿易順差9548.1億元,擴大12%。
李魁文認為,盡管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中國外貿平穩增長面臨一系列挑戰,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下半年中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繼續取得新進展。”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外貿內生性增長動力不斷增強,美國對華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負面效應不斷被稀釋,對中國外貿帶來的干擾將被削弱。不過,中國外貿發展仍要做好長期準備,對困難要充分預估,要加快提質升級,開拓多元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在外貿企業全力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時,國家層面也對穩外貿作了諸多部署--7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穩外貿的四項措施,而且提出要根據形勢變化和企業關切加強政策儲備并適時推出,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國務院推出的這些政策對穩外貿至關重要。”梁明表示,讓政策更好地促進外貿穩中提質要從三方面努力:一是要扎扎實實狠抓落實,切實幫助外貿企業減負提效,幫助企業創新發展;二是要加強調研,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推出針對性強的新舉措;三是要加強政策的宣傳和解讀,讓更多企業能夠充分運用相關政策加速外貿穩中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