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額逐年上漲。今年一季度,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進出口額占到了全國的1/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的增幅加大,深圳的民營企業成為最大的進出口主體。
東南亞國家成為主要貿易伙伴
今年一季度,深圳關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進出口額為2570.6億元,同比增長13.1%,占關區進出口總值的23.5%。而全國一季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達2萬億元。也就是說,深圳占到了全國的1/8左右。
根據深圳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不斷深化,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等理念在深圳外貿進出口上得到充分展現。據統計,一季度,深圳海關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出口額為1615.8億元,增長26.3%。
而從去年全年的數據來看,2018年深圳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創歷史新高,達到了進出口6216.8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9%。值得注意的是,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的增幅加大,深圳的民營企業成為最大的進出口主體。在貿易產品方面,深圳也是發揮了一貫的優勢,進、出口均以機電產品為主,其中包括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手機、機電產品、集成電路等等,有進也有出。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從去年全年的進出口數據來看,東南亞國家成為了主要的貿易伙伴。2018年深圳市對東南亞11國進出口4315.3億元,增長16.9%,占69.4%,其中對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分別進出口額占據排名前三的位置。
深圳要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時間“一帶一路”內部貿易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二大貿易板塊,超越了北美自貿區,僅次于歐盟。對于國內內陸城市來說“一帶一路”提供了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而對于外貿依存度本來就高的沿海城市來說,“一帶一路”又是改變貿易結構的良好契機,能夠從“進化”的角度做到融入全球經濟發展的格局中去。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就曾在公開場合演講中表示,深圳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建設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同時,艾學峰還指出,深圳將突出創新、產業、金融、貿易、基礎設施、人文交流等領域對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