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海關總署先后撤銷兩家加拿大有關企業向中國出口油菜籽許可,引發業內關注。中國為何要取消加拿大上述油菜籽企業對華出口的資格?加拿大應當如何正視此事,尋求解決方案?
叫停之舉符合法律法規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日前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國海關總署分別于3月1日、26日撤銷發現問題嚴重的兩家加拿大油菜籽企業輸華注冊登記資質,暫停這兩家企業及相關公司向中國出口油菜籽。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最大的油菜籽、菜籽油出口國。上述被叫停的兩家油菜籽公司分別是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公司之一的理查森國際公司,以及總部在加拿大油菜籽主產區的威特發公司。
“上述措施是正常的檢疫安全防范,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也符合國際慣例。”高峰說,中國海關連續多次從進口自威特發公司的油菜籽中截獲多種檢疫性有害生物,包括油菜莖基潰瘍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中國海關總署向加方通報了上述問題,已要求加拿大方面調查原因,并采取有效改進措施,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海關從加拿大進口油菜籽中檢出有害生物,無論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還是國際慣例都應當采取相應措施,而且也按國際通行做法履行了相應合法程序,暫停加拿大上述企業的油菜籽進口理所當然。
加方應正視問題
盡管中國海關總署采取的措施有理有據,而且程序也符合國際慣例,但還是有聲音將中國暫停加拿大油菜籽公司對華出口和加拿大挑起的“孟晚舟事件”相聯系,認為是中國決心向加拿大施壓。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強調,維護中國消費者安全利益、保護中國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是中國政府的職責所在。中國海關采取上述措施是正常的檢疫安全防范,科學、合理,完全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也符合國際慣例。
白明認為,對進口商品檢驗檢疫查出問題,進行相應處理是必須的也是合理合法的。加拿大對華出口油菜籽的企業不止上述兩家,對于沒問題的企業,并不會被暫停對華出口。
事實也正是如此。中國海關總署在1月4日就已經查出上述兩家企業和另外一家加拿大企業產品不合格的問題,并且向加方作出通報。不過,另外一家加拿大企業因暫未再次發現問題而未被撤銷出口資質。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進口國。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2018年,加拿大油菜籽出口總量中約有40%銷往中國,出口數額達27億加元。
白明強調,加拿大一方面應當正視問題,切實解決油菜籽的質量問題;另一方面需要努力為中加雙方創造更好的貿易氛圍,尋求更公平、更穩妥的處理方式。
實際上,在2012年之前,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曾是中國主要的油菜籽供應國,但之后由于被檢測出孔雀石綠,中方停止了上述兩國的油菜籽進口。隨著問題逐步解決,去年中國恢復了對兩國油菜籽等產品的進口。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日前表示,加政府將考慮派一個高級別代表團前往中國進行協商,解決有關問題,“討論我們在監督、檢查和科學方面所做的工作,以確保加拿大出口產品的安全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