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捷豹路虎公司和江鈴陸風汽車打了三年的官司終于結束了。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裁定,中國江鈴汽車生產的陸風X7汽車中5項車型設計直接抄襲了路虎攬勝極光,判令江鈴汽車立即停止銷售、制造和營銷陸風X7并向捷豹路虎支付專利侵權的賠償。這一案件的處理結果讓在華投資的外國汽車企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國司法機關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
無獨有偶,2018年11月5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認定,四家生產和銷售“樂拼(LEPIN)”積木的公司抄襲樂高集團18款積木、多件樂高小人仔的立體造型及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判令四被告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展覽或以任何方式推銷侵權產品的行為并賠償樂高集團的損失約人民幣450萬元等。這是樂高集團在過去兩年中在中國贏得的又一個針對仿冒品的重要知識產權訴訟。
把這兩個案例放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更具典型性和象征意義。一是2018年中美貿易沖突以來,經過數輪談判,中美之間已經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以及匯率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核心問題之一。二是今年3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再次突出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從立法到執法,從行政到司法,明確地向外界傳達著一個鮮明的立場——中國政府正在強化其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行動和法律威嚴,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目的是為所有在華投資和經營的外國公司和個人提供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和激勵創新。中國要實現創新發展,離不開一個尊重知識、保護產權的環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滿意度持續攀升,為對外開放和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中國鼓勵外國公司來華投資興業,就需要在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上下力氣、動真章。除不斷充實完善已經建立起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外,中國政府需要在司法、執法等各個環節加大工作力度。因為只有保護好權利人的知識產權,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才能使國家的發展擁有不竭的動力,才能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來讓外國投資者放心、安心和舒心。
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而強化我國對外商投資的“磁場”,除了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施更有力有效的吸引外資政策之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構建依法依規、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國內相關領域技術和管理水平才是題中之意。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加大在版權、商標、商業機密等方面的保護,提高執法力度,降低維權難度,提高違法成本,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等,既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規范市場秩序,讓創新者在更加公平、開放、透明的商業環境和市場秩序中參與競爭的現實要求,更能給外國投資者吃下“定心丸”,讓世界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充滿信心。
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出了“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的強烈信號,讓外界看到了中國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決心。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打造高標準投資環境和國際一流的市場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外商投資的優勢逐漸由原本的資本優勢轉變為技術與知識優勢,因此,不斷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才能讓外商能夠來得放心,能夠待得下去。保護產權,特別是知識產權,是保護中國競爭力的一個核心。只有不斷提升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產權保護水平才能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商來到中國這片沃土經營投資。促進優勢資源的國際流動,才能給國內企業一個與國際品牌公平較量、互相學習的難得機會,從而真正地促進國內經濟的高質量運行,加速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強國的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