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旨在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使各省、市、自治區的經濟實現再平衡;另一方面也為周邊地區提供有利的發展環境,重建內陸經濟帶以推動歐亞大陸及其他大洲的發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相當一部分處于欠發達狀態,處在全球貿易圈的邊緣。“一帶一路”倡議將惠及這些國家的發展。
2018年12月27日,成都,即將始發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當日,100余噸四川品牌農產品從中國成都起運,發往荷蘭蒂爾堡市。預計15天后,荷蘭、法國民眾就可購買到來自四川的獼猴桃、紅心柚、臍橙、圓根蘿卜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歐洲尤其是法國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影響明顯是積極的。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是二戰后首個覆蓋范圍如此之大的國際性倡議。“一帶一路”倡議有全新的架構作為支撐,并由各國共同參與建設。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使歐盟能夠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世界經濟發展越多元化,也就更容易從某一國家產生的危機中緩過來。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既為歐盟國家提供了發展契機,又為世界貿易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非洲地區的合作,對于歐盟同樣很有裨益。歐非之間自很早以前就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非洲有十幾億的人口,且保持快速增長,是擁有無限潛力的大市場。非洲的發展對世界的未來有著重要的影響。歐、中、非共同努力,可以擴大相互間的合作,帶來更大的發展,這對各方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一帶一路”倡議為“非洲夢”的實現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為了讓各方都能真正獲益,“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如下要義:首先,保證“一帶一路”倡議始終由各方共同參與;其次,用好中亞地區資源,重現昔日絲綢之路興盛時期的光彩;再次,穩定中東地區形勢,這一地區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同“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息息相關。
相信如果上述因素能夠得到充分考慮,歐洲國家必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展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并根據各自的能力積極參與到這一雄心勃勃的倡議當中。特別是當自中亞到中東的通路進一步聯通,歐盟所擁有的基礎設施網絡將有助于確保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得以延續發展。
總的來說,“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這一倡議不僅為中國,而且為世界上欠發達地區開啟了安全和繁榮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