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從市商務局昨日召開的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京津兩地不斷深化合作,聯合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前出臺54條便利化措施的基礎上,近期又推出22條措施,進一步優化京津跨境貿易營商環境。

此次推出的22條措施主要涉及精簡單證、規范收費、優化流程、提供便利服務、推廣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五個方面。在精簡單證、推進無紙化方面,取消對118個海關商品編號項下貨物實施的自動進口許可措施;出口申報環節企業無需向海關提交紙質出口海關委托書、合同、發票、裝箱清單,進口申報環節企業無需向海關提交裝箱清單;海運口岸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實現聯網放行,不再要求企業必須憑正本提單、運單辦理通關手續。
在規范收費、降低成本方面,包括進一步擴大“匯總征稅”應用范圍,提高“先放后稅”模式比例,擴大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免征港口建設費地方留成部分等措施。
從優化流程入手提升通關效率,例如,優化進口汽車零部件檢驗監管流程,實施報關單“日清”機制,全面推廣海運現場海關通關一體化。
此外,進一步提供便利服務,建立查驗提箱“綠色通道”“查驗后集港綠色通道”,各堆場7×24小時辦理查驗箱提箱業務,北疆港區實施6小時、東疆港區實施4小時內待查驗貨物提箱進場。加強稅務系統與“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年底前實現出口退(免)稅應用功能全覆蓋。
據了解,2月以來,京津兩地已先后開展17場政策宣講培訓會,現場解答企業通關問題,并梳理編印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匯編和案例匯編,方便進出口企業用好用足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