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石獅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到9月底,石獅市出口額121.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4%。進口業務也大幅上升,9個月進口9.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

石獅紡織服裝產業總出口額1047481.6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31.06%,占泉州市總出口額的86.11%。其中成衣出口790983.81萬元,比增26.88%。大部分品種的服裝出口呈上升態勢,戶外服裝表現良好,9個月出口200578.98萬元,比增35.05%。
石獅面料截至9月出口66768.55萬元,比增35.13%。含棉量大于等于85%的棉布出口呈上升趨勢外;化纖等織物截至9月出口49016.37萬元,比增199.64%,是紡織服裝大類中出口增長最為迅猛的品類。
根據行業數據分析,服裝成衣仍是石獅出口產品主力,占到了全市出口總額的65.03%。面料、化纖織物呈正增長,特別是化纖等織物出口,雖然絕對量還不大,但增速迅猛。戶外功能服裝性和含棉量高的高檔面料,國外暫時沒有能力生產,但市場需求在加大,故而出現增長。
近年來,石獅海產品出口一直保持著良好增長態勢,特別是今年以來出現較大增幅。截至9月,海產品出口109821.67萬元,比增80%,也是首次三個季度內出口10億元以上,占石獅市出口總額9.03%。其中凍魚出口71784.31萬元,比增52.07%。海產品主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有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
今年以來,石獅市堅持質量與效益并重,加快建設“3+3”現代產業體系。發揮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的橋梁作用,建立用工、訂單、閑置廠房對接平臺,整合紡織服裝資源,強化品牌服務、供應鏈服務和外貿服務。推動服裝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主動嫁接可穿戴設備,開展定制化服務和高水平加工服務。扶持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海外市場推廣活動,積極組織相關企業組團參加海外各種展覽會,推廣石獅品牌,搭建企業對接商機的轉化機制。在培育海洋食品產業方面,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加快海洋生物食品園開發建設,集聚了一批海產品深加工企業,形成集海產品冷藏、加工、研制、物流一體化的工貿基地,海產品出口成為石獅外貿新的經濟增長點。
業內人士表示,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正式獲批,為石獅推進“創新轉型、實業強市”帶來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運行,可以有效解決市場商戶單小、貨雜、品種多的無票出口貿易,使服裝城商戶實現在家門口做國際貿易,門檻低,供貨商、采購商不用深度參與實質性的外貿環節,不具備國際貿易能力的中小商戶也能簡單地參與外貿,而且還實現便利化通關,這樣必定促進石獅的對外貿易業務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