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日韓在內的15個國家共同簽署《區域全面伙伴關系協定》(RCEP)。協定生效后,我國與日韓等RCEP其他成員方互相給予產品數超過90%的原產貨物零關稅待遇。韓國、日本與山東一衣帶水,分別為山東第四和第五大貿易伙伴,也是山東第二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2020年前10個月,山東對日韓進出口占外貿總值的16.9%。RCEP的簽署將為山東進一步擴大與日韓經貿往來注入新的動力。
中日自貿關系從無到有,雙方關稅減讓可使相關貿易企業直接受益。日本從未與我國簽署過自貿協定,且自2019年4月起不再給予我國原產貨物普惠制關稅優惠,導致山東每年近80億元輸日貨物的關稅稅率平均上浮3個百分點以上。RCEP生效后,不僅將抵消2019年4月起日本普惠制政策調整對山東企業的不利影響,而且實現與東南亞企業在同一關稅水平上開展競爭,使原本受制于高關稅的對日出口企業受益更為明顯。如,2020年前10個月山東省自日本進口征收關稅最多的柴油發動機,主要用于生產挖掘機、叉車,協定生效后進口關稅稅率將由8.4%分15年逐漸降為0,省內小松、斗山、臨工等主要工程機械生產企業都將受益。出于保護國內產業需要,2019年日本農產品平均關稅高達15.7%,部分服裝關稅也在10%以上,RCEP日本關稅減讓后,2020年前10個月山東對日本出口值最大的凍魚片日本進口關稅將分15年從3.5%降為0,出口值最大的化纖針織服裝日本進口關稅稅率將分15年從10.9%降為0,分別有89家和984家企業有望從中受益。
原產地認定區域累計范圍更廣,省內企業供應鏈有望更加趨優。日韓是山東特色農產品、輕工成品、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重要出口市場。RCEP簽署后,我國與其他成員國之前簽署的多雙邊自貿協定得以整合,實現了區域自貿協定的由線到面。已經生效的中國—韓國、中國—東盟、中國—澳大利亞和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雖然均實施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但由于各自貿協定是相互獨立的,區域累積也僅限于我國與單一貿易伙伴之間,因此企業需要在關稅成本和供應鏈之間進行抉擇。如,青島昂必立公司自東盟成員國印度尼西亞進口腰果殼液,在國內經過化工提純為腰果酚出口至韓國,因原材料來源國和成品出口目的國分屬不同自貿協定,無法實施跨協定的區域累積,出口的腰果酚因使用了印尼原產的原材料無法滿足中韓自貿協定稅則歸類改變的原產地規則,進而無法在韓國適用零關稅。RCEP實現了15個成員國之間的原產地區域累積,將改變過去因原材料來源國和成品出口目的國分屬不同自貿協定無法實施跨協定區域累積問題。山東企業適用自貿協定稅率出口貨物的原材料選擇更為多元化,企業也會因此在日韓市場獲得更多的貿易機會。
便利化程度更高,企業制度性成本降低。原產地規則是確定進口貨物是否享受自貿協定關稅減讓的唯一標準。我國與不同國家簽署的自貿協定對應的原產地規則均不相同,企業很難準確掌握和充分利用我國已簽署的全部自貿協定來享受關稅優惠。RCEP實現了統一的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降低了企業的貿易成本和風險。RCEP中規定,我國海關將對符合條件的一般認證企業實施經核準出口商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核準企業不再需要在官方授權的簽證機構簽發原產地證書,直接憑自主原產地聲明在自貿伙伴享受協定稅率。此外,RCEP為國際中轉、分銷貨物設定了背對背原產地證明,相關貨物再次出口到RCEP成員方,企業可憑該證明享受協定項下優惠稅率,大大降低了企業享惠成本,便于“面向日韓,輻射東南亞”的海外倉集貨分銷、國際中轉等貿易新業態的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有望加快發展,高端消費品進口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RCEP協定中有一章專門闡述在電子商務方面的詳細安排,內容包括希望締約方以及全球范圍內使用電子商務,在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消費者線上保護等方面都有具體安排,相比此前的中韓和中澳自貿協定內容篇幅明顯增加且闡述更為全面具體,將有助于推動簽署國間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目前,日韓的化妝品、消費品等在我國廣受歡迎,且十分適合消費者通過海淘平臺采購,省內對韓國的跨境電商出口也正在形成規模。2020年前10個月,山東對日韓跨境電商進出口占比僅為1%左右,尚有巨大的提升潛力。
韓國RCEP項下關稅減讓進程偏慢,部分行業短期受益并不明顯。中韓之間已經簽署自貿協定,目前中國對韓國以及韓國對中國的有效關稅分別為4.1%、9.3%,而根據RCEP承諾,中國對韓國以及韓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將分別在6年、4年后開始低于有效關稅率。與中韓自貿協定的降稅清單相比,RCEP的降稅力度明顯偏低。由于已實施六輪降稅,中韓自貿協定項下關稅優惠幅度大于RCEP的情況較為普遍。以汽車線束為例,韓方的最惠國稅率為8%,中韓自貿協定和RCEP均分10年降為零關稅。2020年汽車線束的中韓自貿協定稅率為3.2%,并逐年遞減0.8個百分點,而RCEP生效首年的協定稅率為7.2%遠高于中韓自貿協定。2020年1—10月,威海裕羅享惠出口汽車線束3.5億元,兩個協定的稅差將達到1400萬元。
貨物流通更自由化,低端產業加速轉移。當前,數千家韓資和日資企業在魯投資發展,山東每年對日、韓的加工貿易項下出口額超過700億元。隨著勞動力、環保等成本的提高以及我國國內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外資企業的關注重點由廉價勞動力和成本逐步轉為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RCEP項下關稅壁壘削減將促使中日韓以及東盟多邊貨物自由流通,以返銷為主的加工貿易將逐步被內外兼顧的一般貿易取代,山東與日韓毗鄰的區位優勢逐漸弱化,加工成本偏高、開發國內市場的物流劣勢將逐漸顯現,從而將導致部分勞動密集型或以國內市場為主的韓資、日資企業,從山東加速轉至我國中西部地區或東南亞國家,從而影響山東對日韓進出口貿易。2015年底,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后,韓國對山東直接投資金額由2016年的22.5億美元最高位同比連年下滑。
內資企業利用協定的能力有待提高。調研發現,有的省內企業因對政策缺乏了解,導致未能利用自貿協定關稅優惠。青島可隆車業有限公司由于對政策了解不足,自中韓自貿協定生效未能及時申辦原產地證書享惠的出口貨值超過1億美元。從排名前10位的受惠出口企業來看,均為韓資(包括中韓合資)企業以及對韓出口小商品貿易公司。從調研情況來看,山東省對韓出口的小商品大多為韓方客商通過網購等方式直接從義烏、臨沂等地市場采購,內資企業僅為韓方客商辦理貨物出口手續,并賺取少量的代理費。有的對韓小商品貿易公司的利潤甚至主要依靠政府給予市場采購商品的補貼。與韓資企業相比,內資企業利用自貿協定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重FTZ,輕FTA”現象普遍存在。與各級政府出臺的促外貿政策相比,自貿協定從政策醞釀、談判到簽署、生效時間跨度大,且政策專業性強,對利用政策企業的要求也偏高。以政府為主導的政策宣貫、培訓尤為重要。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對FTA(自貿協定)和FTZ(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認識不清,單純追求FTZ的創新以及與FTZ沾邊、扯關系。對已有的自貿協定政策宣貫缺位,導致自貿協定利用不充分、不平衡。淄博市、菏澤市出口貨物中韓自貿協定的利用水平超過80%,青島、煙臺、威海3個主要的對韓出口大市,協定利用水平在55%—63%之間,但是山東省有3個地市協定利用水平不足30%,與其他地市差距偏大。
協定實施創新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國務院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69號)指出:“可把對外自由貿易區談判中具有共性的難點、焦點問題,在上海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先行先試,通過在局部地區進行壓力測試,探索最佳開放模式。”自貿試驗區不僅僅是為了搞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而更重要的是服務自貿協定實施。當前我國對外簽署自貿協定項下最重要的優惠政策為關稅減讓,協定實施的主要手段為原產地簽證等管理。但是山東自貿試驗區建設過程中對協定實施創新重視不夠,制度創新與自貿協定脫節嚴重。山東自貿試驗區建成以來,未能有原產地簽證等協定實施的改革措施納入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