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沈鼓10.5萬空分轉子做高速動平衡檢測。該公司于近日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通訊員蔡明京 攝
截至目前,唐山市共有20家企業入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全省的20%,總數居全省第一位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全省共有91家中小企業榜上有名,其中來自唐山的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入選。截至目前,唐山市共有唐山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入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全省的20%,總數居全省第一位。
這些獲得“專精特新”稱號的企業就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更是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能夠為國家發展實體經濟培育新動能、輸送新動力。
“中小企業只有做專才能做精,只有做精才能持久做大做強。”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徐樹成介紹說,中小企業自身的天然弱勢,讓其飽受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因素的制約。只有改變發展模式,從“小而多”到“精而強”,才能得以高質量發展。
因此,唐山市近年來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專業化發展、精細化管理、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配套等需求,通過省市縣聯動、服務推動、宣傳促動等多方面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成長,不斷加強服務和政策支持,努力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提質增量。
合理的人車分流、舒適的工作環境、智能的公共服務……日前,在位于唐山高新區的唐山科技中心,每個細節都體現著精細化管理和高品質服務。“我們通過升級服務,為入駐百川技術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企業員工創造出更好的工作環境。”唐山百川創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孟昭介紹說。
2019年,唐山高新區百川技術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被工信部評為該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該平臺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經營、資源共享、服務集成”的建設理念,全面推進工業合作化道路,依托百川集團的整體資源優勢,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大中小融通發展路線,形成中小企業發展集群。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是唐山市健全完善全市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而中小微企業的提質增量,則是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唐山積極鼓勵支持基地和平臺建設并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人員參加創業,并給予一定資金支持,促進中小微企業數量、質量進一步增加。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新增中小微企業2.46萬家,累計達到14.86萬家。
在此基礎上,唐山大力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不斷健全培育工作體系,完善“企業+政府+協會+市場”聯動培育工作機制,加強縣、市、省溝通協調,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推動形成培育合力,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吸引國內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端服務資源,針對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創新等方面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開展個性化專業化輔導,提升企業綜合能力。
2020年,唐山市以縣域特色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和中小微企業需求為導向,重點圍繞政策解讀、市場營銷、數字化賦能、品牌建設、精益管理等主題,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公益服務活動11場,服務企業1700余家次、經營管理者2000余人次。
與此同時,實施“推選入庫、培育省級、推介示范、選拔‘小巨人’”分層梯度培育計劃,進一步加強動態管理、提升服務、宣傳推介等精準培育措施,推動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向省級“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
截至目前,唐山市累計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56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11家;累計培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57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4家;2020年新增“專精特新”入庫企業164家,累計入庫企業達500余家;新增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3家,累計達到258家,占全省的16.1%。
日前,我省第二批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公布,對47家單項冠軍企業、69家單項冠軍產品給予認定。其中,唐山陸凱科技有限公司的細粒物料篩分設備入選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名單。
“我們自主研發的‘電磁振動高頻振網篩’,有效提高了礦物的篩分分級效率,提升了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松奕介紹說,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陸凱科技正努力在細分領域上做精做細,打造制造業“冠軍產品”。目前,其主導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45%,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全省市場占有率達到95%。陸凱科技成為冶金礦山行業中一張響當當的中國名片。
像陸凱科技一樣,唐山市眾多民營企業作為推動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不去“造概念”“爭流量”,而是深耕實業、高點對標,勇于和同行業頂尖企業比拼,致力于發展新興產業,錘煉出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
而這些“實實在在”的企業家們看中的是政府“實打實”的支持政策。
2018年,唐山市出臺40條支持政策推進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次年,該市對其進行了修訂,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相應資金支持培育中小企業發展,支持鼓勵領軍企業、成長性企業上市。同時,對列入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培育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以及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企業給予相應資金獎勵。
“為了讓更多企業和產品享受到政策紅利,2020年唐山對‘工業40條’再次進行修訂,增加了對省級‘單項冠軍’企業和產品進行獎勵的政策。”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規劃與科技處負責人介紹說,新修訂的政策對推進科技創新、企業技術改造、企業做大做強、品牌創建和質量提升、人才引進培育、企業綠色發展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并通過積極引導制造業企業專注細分產品市場,讓企業提升了質量、培育了品牌,充分調動了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
自2019年培育計劃開始,唐山市累計培育省級“單項冠軍”企業30家,省級“單項冠軍”產品13項。
2020-2021年度工信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專精特新”專題培訓班于2020年11月7日正式開班,唐山市“專精特新”企業及骨干企業經營管理者60人參加;
清華大學(河北)企業家工商管理高級研修班于2020年11月19日正式開班,唐山市16名企業家參加;
工信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大數據方向高級研修班于2020年12月25日正式開班,唐山市7名企業家參加;
……
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唐山市組織本市企業家參加一場場培訓班,旨在提升企業家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全市中小企業發展質量。
唐山市堅持以企業家精神為核心,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兩大主要任務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完善國外高端培訓、EMBA高端商學院學習、國內進名企名校示范培訓的企業家素質提升體系,通過組織企業經營者國內外培訓,學習“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經驗,開闊視野和眼界,查找差距和不足,探尋企業的發展路徑,推動企業家隊伍發展壯大和素質提升,造就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區域合作視野、前瞻性視野以及可持續發展意識、創新意識、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家隊伍及其后備力量,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中國的工業制造領域,鉆探可謂一個小眾群體。但我們不忘初心,著眼全球市場布局,勇當中國的‘隱形冠軍’,瞄準歐美標桿,致力成為全球一線品牌。”2019年10月,參加完唐山市組織的赴德國企業家考察團,看到德國工業制造尤其是在培育“隱形冠軍”方面的成就后,金石鉆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波斗志昂揚。
該公司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標歐美國際先進企業,逐漸成為國內領先的行業標桿,具有多條領先行業的智能化金剛石巖心鉆探鉆具生產線,掌握著金剛石鉆頭、擴孔器核心科技。
田波說道:“‘專精特新’實現了企業由弱變強,但這不是目標,最終還是要站到國內領軍、國際領先的潮頭位置。”
因此,金石鉆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絲毫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目前俄羅斯、德國在科學鉆探領域的最深深度分別為1.2萬米、9000米,我們正加大科研力度,力爭早日在中國實現國際領先的譬如13000米鉆探深度的突破性進展。”田波顯得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