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下午,廊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六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解麗達攝
記者從1月21日下午舉行的廊坊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廊坊制定了一整套有序推進常態化管控的方案,正在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廊坊市副市長,廊坊臨空經濟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海川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進一步調整、充實、完善指揮體系,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群眾防控意識明顯提升。目前,除固安縣外,廊坊全市其他縣(市、區)均已完成七天的居家觀察,社會秩序平安穩定。
他們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和流調排查。廊坊市固安縣1月11日凌晨確診的1名患者以及1月19日晚新增的1名無癥狀感染者,目前體溫正常,生命體征監護指標正常,按照省市專家意見,繼續按照既定方案進行治療。同時,繼續開展流調“回頭看”,對確診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全部落實了隔離措施。
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廊坊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城市和農村運行管理的指示要求,制定了一整套有序推進常態化管控的方案,對道路交通管理、農村社區防控排查、首診負責制及藥店管理、生活必需品供應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逐步恢復交通通行。堅決守住入廊各個卡口,把好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堅持便利大交通、暢通小交通,除對進京和進入廊坊市通道嚴格檢查外,撤銷廊坊市域內其他檢查站點,車輛在廊坊市域可暢通通行。對生產生活物資運輸車輛人員開辟綠色通道,持車輛運輸通行證和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可以進入廊坊市區。有序恢復廊坊全市縣際客運班車、客運包車和城市公交、出租車運營。目前,125條公交線路已全部恢復。
強化社區和農村管理。廊坊市對社區和村街實行憑證出入,對廊坊市域內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的居民發放出入證;同時,按照國家和省級有關疫情防控政策,加強對外來人員的管理。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強化三級領導包聯制度,壓緊壓實村(社區)“兩委”和基層干部責任,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所)、村衛生室和藥店監督管理,確保一旦發現發熱病人及時預警、規范處置。
加強重點場所管控。火車站嚴格消殺通風,進出旅客一律測體溫、核驗健康碼、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公共服務場所嚴格實行健康碼、行程碼查驗和通風消殺等措施,分類有序開放超市、商場、賓館、飯店等公共場所,陸續正常營業。對廊坊全市34所高中(高三年級)實行師生“一人一檔”,確保師生健康狀況和活動軌跡全程可溯。
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廊坊市嚴格落實屬地、部門、企業、職工四方責任,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環境整治、健康監測、核酸檢測、消毒消殺等防控措施,加大巡查檢查力度,確保在受控、安全的條件下,分類分批穩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大企業幫扶力度,保障各類生產要素,協調解決用工緊張、資金短缺、物流運輸等問題。同時,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防生產安全事故。
張海川介紹,下一步廊坊市將堅決杜絕松懈思想,繼續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做足各種準備,進一步加強病患救治、流調摸排、交通管理、市場保供、復工復產等方面工作,不斷強化常態化防控舉措,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