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商業評論】西非法郎終結 新貨幣“埃科”前景如何?

時間:2021.01.18信息來源:

圖片

2020年5月20日,法國內閣部長會議批準了西非法郎改革方案,正式確認了西非法郎命運的終結。目前西非國家使用的西非法郎改革后稱為“埃科”(Eco),共有8個西非國家(貝寧、布基納法索、幾內亞比紹、科特迪瓦、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和多哥)已同意將其共同貨幣的名稱改為“埃科”(Eco)。


非洲是中國最主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之一。近年來,中非投資蓬勃發展。西非地區作為當前非洲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西非法郎的歷史沿革、運行機制、改革動機及新貨幣Eco的前景引發在該地區進行投資貿易的中資企業的關注。何為西非法郎的前世?新貨幣Eco走向將如何?

 

非洲法郎是目前使用國家最多的單一貨幣


在非洲經濟版圖中,非洲法郎是目前使用國家最多的單一貨幣,主要在前法國殖民地的非洲國家流通,以法國貨幣(現為歐元)和前殖民地國家貨幣實現綁定匯率為主要特點的貨幣機制。非洲法郎主要分為兩類:西非法郎及中非法郎。其中西非法郎在西非經濟貨幣聯盟國家流通使用(成員國包括貝寧、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幾內亞比紹、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多哥等8個國家),稱“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俗稱西非法郎。中非法郎在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成員國包括喀麥隆、中非、剛果(布)、加蓬、赤道幾內亞、乍得等6個國家)國家流通使用,稱為“非洲金融合作法郎”,俗稱中非法郎。非洲法郎覆蓋撒哈拉以南14個非洲國家的約1.55億人口,兩者匯率相等,但流通其中一類非洲法郎的國家并不接受另一類非洲法郎。


20世紀30年代金本位制瓦解后,為維護其在非洲殖民地的經濟利益以及法郎的國際貨幣地位,法國在非洲設立法郎區。1945年12月,為緩沖法郎劇烈貶值對法屬非洲國家的沖擊,在非洲正式創設非洲法郎。20世紀60年代原法屬殖民地紛紛獨立,地區經濟融合逐步加強,非洲法郎機制也經歷數次調整。一是使用非洲法郎的國家范圍發生變化。摩洛哥、幾內亞、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毛里塔尼亞獨立后先后退出非洲法郎區。多哥、馬里、科摩羅以及并不是原法屬殖民地的赤道幾內亞加入使用非洲法郎。至此,使用非洲法郎的國家數量為15個。二是法國對非洲法郎機制的影響力減弱。1962年,原法屬西非國家組建西非貨幣聯盟,成員使用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FCFA,西非法郎),由西非國家中央銀行(BCEAO)負責發行。1965年,原法屬赤道非洲國家組建中非關稅和經濟聯盟,聯盟成員使用中非金融合作法郎(CFAF,中非法郎),由中非國家中央銀行負責發行。從此法國讓出貨幣發行權,非洲法郎分為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兩種貨幣幣值相等,但不能相互流通。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法國法郎頻繁波動,在固定匯率體制下直接拖累了非洲法郎區的經濟。非洲法郎區國家重新與法國簽訂貨幣合作協議,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及中非國家中央銀行總部由巴黎分別遷至達喀爾和雅溫得,同時降低法國人在央行董事會中的投票權,法國在非洲法郎機制下的影響力逐漸式微。


非洲法郎最初由法蘭西銀行統一發行,1非洲法郎兌1.7法國法郎。1948年,法郎大幅貶值,匯率變為1非洲法郎兌2法國法郎。1960年,新的法國法郎開始流通使用,1非洲法郎兌0.02法國法郎。直至1994年非洲法郎大貶值,這一平價始終保持平穩。20世紀80年代,非洲法郎區出現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停滯甚至嚴重倒退的局面,各國財政赤字猛增、通貨膨脹嚴重、債務問題加劇。20世紀90年代初,非洲法郎區國家經濟形勢沒有明顯好轉,部分國家債臺高筑,公職人員工資拖欠,民眾極為不滿。外界普遍認為非洲法郎與法國法郎50:1的比價遠遠超過非洲法郎的實際價值,不利于非洲法郎區貿易出口,拖累了整體經濟。同時,法國也無財政力量維持如此高的比價。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干預下,1994年非洲法郎對法國法郎貶值50%,調整為100:1。


為進一步推動內部的經濟往來,提高共同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非洲法郎區國家于1994年先后成立西非經濟貨幣聯盟和中部非洲經濟貨幣共同體,旨在降低聯盟成員內部關稅壁壘,對外實施統一關稅。1999年1月,歐盟承認法國與非洲法郎區的貨幣合作協議,批準非洲法郎正式與即將發布的歐元掛鉤,固定匯率為655.957:1。

 

西非法郎區的貨幣政策深受法國的影響


西非法郎的運行機制包括貨幣合作機制、運營賬戶機制及法國參與決策機制。1973年,法國與西非貨幣聯盟成員國簽署《貨幣合作協議》,提出四項貨幣合作原則:一為兌換剛性原則,法國確保西非法郎的兌換剛性;二為固定平價原則;三為自由流動原則,在西非貨幣聯盟內部的資金流動不受限制;四為外匯儲備集中管理原則,西非國家中央銀行需將50%以上的外匯儲備存入法國國庫。


西非國家中央銀行統一管理西非法郎區國家的外匯儲備,并將50%的外匯儲備存入法國財政部開設的運營賬戶,以歐洲央行邊際貸款利率計息。為保證運營賬戶的順利運行,當運營賬戶的外匯余額連續3個月達不到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即期債務的20%時,西非國家中央銀行采取提高利率、減少貸款、變賣其他幣種貨幣儲備等保障運行賬戶余額。在此運營賬戶基礎上,法國可為西非法郎區國家提供歐元以支付進口賬單。當運營賬戶余額明顯不足時,法國須動用自己的外匯儲備補充。該機制以法國國庫為后盾,一定時期內保證了匯率穩定和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為西非法郎地區吸引了大批外來投資者。同時,以上是以西非國家犧牲一定的貨幣主權為代價的。


西非法郎區的貨幣政策深受法國的影響。法國財政部向西非國家中央銀行派遣代表進行業務指導,每年與西非法郎區國家財政部長舉行兩次正式會議,對區域內貨幣金融政策進行審議和調整。

 

西非地區有望建立更廣泛的貨幣聯盟


西非法郎的優勢主要表現為與歐元保持固定匯率帶來的幣值穩定,西非法郎區各國通脹率均保持較低水平,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資,保持經濟穩定。從世界銀行的公開數據可以看出,尼日利亞、加納等國獨立后發行了本國貨幣,實行了寬松的金融政策,而帶來的結果就是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反觀科特迪瓦等西非法郎國家幣值穩定,同一經濟貨幣共同體內可以自由流通,同歐元掛鉤帶來較高的國際信譽,較容易吸引外國銀行、外來投資者,有利于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加速產業結構升級。


西非法郎體制最為外界所詬病的是區域內國家不得不讓渡部分經濟主權,在強調政治正確的西方話語體系中,多個非洲國家的金融民族主義思潮愈演愈烈。西非法郎區各國的經濟、貨幣政策大多受法國的制約和影響。一方面,西非法郎區各國向法國上繳50%外匯儲備而不能自由支配外匯資金,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另一方面,法國深度影響西非央行的最高權力機構,西非法郎區國家經濟和金融缺乏獨立性,在應對經濟衰退的時候無法自主發行貨幣實施經濟刺激政策,在應對外部沖擊時不得不保持高位的固定匯率,無法自行實現貨幣貶值,從而也阻礙了本國的工業化進程。


2019年12月2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科特迪瓦時,與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共同宣布將西非法郎更名為Eco,同時伴隨著一系列實質性改革。此次改革針對西非法郎主要有三大變化:一是廢除西非法郎,使用新貨幣Eco,這也是西非經濟共同體即將于2020年推廣的單一貨幣名稱。二是西非央行不再將50%外匯上交法國管理,可自由配置外匯組合。三是法國撤回并不再向西非經濟貨幣聯盟銀行機構派駐代表。同時西非法郎改革為Eco后維持兩個“不變”:一是Eco依然與歐元掛鉤,維持655.957∶1的固定匯率不變。二是法國對西非國家的承諾不變,如未來出現危機,可提供外匯支援。


此次西非法郎改革正是法國“重返非洲”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此次改革中,法國的目的在于推動西非法郎區實行經濟一體化,以便吸收法郎區外的尼日利亞、加納等國家加入。屆時法國作為這一組織的發起者與擔保者,將在該貨幣聯盟中具有最大的話語權,成為非洲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最大的受益者。對西非法郎區國家來說,貨幣發行權是國家主權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上非洲國家從感情上更愿獨立管理貨幣,知識分子紛紛呼吁金融主權獨立,取消非洲法郎。此次改革階段性呼應了國內的金融民族主義思潮。


筆者認為未來西非地區有望建立更廣泛的貨幣聯盟。西非法郎區國家選擇該改革方案意味著選擇繼續與法國合作。西非國家多數國土面積不大,經濟規模較小,區域內沒有經濟強國為實行統一貨幣作為擔保支撐,必須依靠法國的支持。新貨幣Eco的發行需要各國達到一系列經濟指標條件,如財政赤字不超過GDP的3%、通脹水平在10%以內、公共負債不超過GDP的70%等。未來如果聯盟外國家尼日利亞、加納能夠滿足一定的經濟及其他相應條件,Eco不排除吸引其加入的可能性,進而建立一個更大范圍的貨幣聯盟。


長期看Eco與歐元脫鉤是必然趨勢。新貨幣Eco保持與歐元固定匯率可以控制通貨膨脹,但是西非國家并不具備支撐強貨幣的經濟基礎。較高的固定匯率一方面降低了西非各國應對國際市場及外部環境沖擊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利于各國出口,阻礙了工業化進程。這也是反殖民主義者詬病固定匯率的地方。從長期來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創建共同貨幣區,不排除Eco與歐元解綁,從而實行浮動匯率的可能性,匯率同一籃子外幣(如美元、歐元、人民幣)掛鉤,使Eco同一籃子貨幣建立匯兌關系,最大程度保持經濟穩定。


截至目前,西非法郎國家或法國官方均未宣布發行Eco的具體時間計劃。受疫情影響,多個西非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公共開支大幅攀升,財政赤字高企,無法達到之前預設的發行Eco貨幣之前必須達到一系列經濟指標條件。故新貨幣Eco的發行將推遲。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