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特別報道】盤點2020年外貿關鍵詞

時間:2021.01.08信息來源:

2020年,對于中國外貿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緊接著,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我國經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央及時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0年底,在全球貿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顯著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國外貿數據呈現先抑后揚、超預期增長的態勢。縱觀2020年,本刊特梳理出中國外貿的五大關鍵詞。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成為即將邁入2021年前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2020年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中歐雙邊投資協定(BIT)又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旨在構建中歐雙邊投資制度安排。協定談判于2013年正式啟動,至今經歷了35輪談判,歷時7年達成協定。協定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保證相互投資獲得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確保補貼透明性;(2)改善雙方市場準入條件;(3)確保投資環境和監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4)改善勞工標準,支持可持續發展。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表示:“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于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


平衡主要體現在,一是雙方作出開放承諾的同時十分注重保留必要的監管權;二是雙方既注重促進雙邊投資合作,也強調投資需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高水平主要體現在,雙方致力于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達成了高水平的談判成果。協定涉及領域遠遠超越傳統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成果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


互利共贏主要體現在,雙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場準入承諾,所有的規則也都是雙向適用的,將為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惠及中歐雙方企業乃至全球企業。


市場準入方面,協定采取的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務業和非服務業在內的所有行業以負面清單形式作出承諾,實現與《外商投資法》確立的外資負面清單管理體制全面對接。歐方也在協定中對我承諾其較高的市場準入水平。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8個月歐盟與中國進出口總額達3747億歐元,同比增長2.5%。中國歷史上首次躋身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自歐盟27國進口集成電路、生物技術產品、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分別增長12.4%、35.7%和11.8%,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也為高質量的歐盟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自歐盟進口農產品同期大幅增長29.8%,化妝品、服裝等商品也保持強勁增勢。


盡管目前歐盟與中國互為各自重要貿易伙伴,但在雙邊投資方面水平依然較低。中歐投資協定無疑將進一步促進中歐雙邊投資。有分析師表示,協議簽署后,歐盟企業將有更多機會進入中國的運輸設備、采礦和能源開采、化工、食品和飲料制造、金融和保險以及通信和電子設備等行業。與此同時,協定也將增加中國在歐盟國家的投資機會。


當然,正如馮德萊恩就此次協定達成發表聲明所言,此協定將為歐盟企業在中國市場提供“前所未有的準入機會”,帶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并且“重新平衡”中歐經貿關系,相信歐洲議會也會審時度勢,批準此協定。

外貿數據“轉正”

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2020年以來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首次轉正。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2020年前三個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分別為6.57萬億元、7.67萬億元和8.8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0.2%和7.5%,呈現“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三季度全面反彈”的逐季回穩向好態勢。從地區及國別上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日本、韓國進出口分別增長7.7%、2.9%、2%、1.4%、1.1%,其中東盟占我國外貿總值14.6%。在細分產品上,機電產品出口增速由負轉正,防疫物資出口增長較快。


外貿增速轉正首先得益于我國率先實現復產復工。2020年3月底,除湖北等個別省份外,全國其他省市復工率均超90%。2020年5月底,全國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職工復崗率分別達到99.1%和95.4%,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達91%。2020年3月以來,制造業PMI持續保持在榮枯線上方,企業生產經營保持擴張狀態。我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復產復工,為履行外貿訂單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有效彌補了全球供應缺口。其次,由于世界各國重啟經濟,全球經濟恢復,外需逐漸回升。與此同時,印度等部分新興國家受疫情所累,供應鏈受到較大沖擊,導致外貿訂單大量轉向疫情已有效控制且產業鏈完整的中國。另外,國外疫情引發對防疫物資的旺盛需求,口罩、醫療器材和藥品出口大幅增長。


路透社分析稱,中國外貿整體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在全球需求萎縮、全球防疫與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外貿逐月改善,展現出口的韌性。美聯社稱,盡管美國提高了部分商品關稅,但中國2020年9月對美國出口增長20.5%至440億美元,而進口的美國商品增長24.5%,至132億美元。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1—9月對美國進出口總額為2.82萬億元,同比增長2%。

外貿“新基建”

2020年不少外貿企業感嘆,現在外貿的玩法已經變了,想要做外貿,必須懂得數字化。2020年初是整個外貿行業的迷茫期,不光是線上,4月開始,外貿業務穩步回升。有接受采訪的外貿企業表示,出口唯一的難度是受制于原來的舊外貿方式,在沒辦法通過線下獲客的情況下,如何將商品、供應鏈轉移到線上。2020年的外貿企業面臨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的問題。


中美貿易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外貿人認識到,數字化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2003年的非典提供了在線交易習慣養成的外部環境,進入2020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線上交易進一步進化,線上營銷比重激增,全球范圍內的采購更加倚重線上。很多外貿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線上渠道,通過直播、社群等線上渠道破局。比如,買賣雙方都可以通過各種平臺與渠道,找到自己所需的產品或者買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海外買家的購買決策更加依賴線上渠道的充分考察與交互,特別是當全球市場整體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時,作為供應方的外貿企業不得不轉向以成交為目的、以數據驅動業務增長的營銷銷售策略。外貿“新基建”是幫助企業重構營銷與銷售體系,串聯起營銷和銷售的業務流與數據流,打通數據孤島,以成交為導向搭建起一整套營銷一體化的增長體系。企業逐漸意識到,原先的營銷方式和管理工具已不再滿足需求,管理者迫切需要轉換思路。


外貿“新基建”是數字貿易賴以發展的基礎。2020年,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跨國貿易更加便利,尤其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外貿“新基建”促使它們越來越能承受各類國際貿易成本,因此有能力承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個性化小規模訂單。可以說,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新外貿將成為下一步出口井噴的基礎。

RCEP正式簽署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2020年臨近尾聲時正式簽署。15個成員國,覆蓋總人口共22.7億,域內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這一連串數字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自此誕生,也預示著國際貿易版圖將迎來巨變。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關閉了邊境并實行旅行限制,令跨境貿易和供應鏈出現中斷。RCEP重申了地區對于開放貿易和投資的堅定承諾,支持基于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RCEP成員國之間減少了內部競爭,對外更具備競爭力,可以憑借獨立的姿態和實力,與歐盟、北美展開競爭與合作。


RCEP所覆蓋的域內國家既有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發達國家,也有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于發達國家主導的協定,RCEP更加靈活寬泛,實現了高質量和包容性的統一。協定并沒有納入國有企業、勞工標準和環境標準等易于引發爭議的條款,憑借著這種靈活性和協商機制,使得各成員國可以更好地尋找適合自身比較優勢的產業鏈位置。


依托區域統一市場,RCEP將釋放巨大的潛力。中國的龐大產能和市場,日本的國際資本和高端科技能力,韓國的電子、化工和汽車產業,東盟各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以及快速增長的產業化需求,加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鐵礦石、乳制品等,將共同塑造覆蓋整個東亞及西太平洋的經濟板塊和完整產業鏈。


短期內,RCEP對地區貿易和收入的貢獻將相當有限,這主要是因為東盟內部超過70%的貿易已經實現了零關稅,所以RCEP規則下新的關稅削減幅度并不大。但長遠來看,RCEP可能會重塑亞洲乃至世界貿易的未來。RCEP最重大的影響,是推動域內各國沿著亞太自貿區路線圖前進了一大步。中日韓自貿談判始于2002年,因為大國博弈等政治原因,至今未能突破。RCEP協定在整合現有區域內自貿框架的基礎上,首次構建了中日與日韓之間的自貿伙伴關系,解決了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許多基礎性問題,已為三國對接更高標準的自貿協定劃好了合作基準線,或將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的簽署。


一直以來,在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缺少一個全面覆蓋的自貿框架,RCEP的簽署使得亞太自貿區輪廓初現。以RCEP簽署為契機,各方將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網。當前,《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也在推進中,如果未來RCEP能和CPTPP打通融合,亞洲經貿合作將達到新高度。可以說,RCEP的簽署將加快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重心不斷向東轉移的趨勢。世界其他國家也應順勢而為,重振自由、開放、透明和包容的貿易和投資體系,幫助區域和全球經濟克服疫情影響,在未來幾年實現強勁復蘇。

線上會展

線上會展成為2020年中國會展機構和企業面對疫情的破局之舉,而且這一做法正成為全球趨勢。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2020年是廣交會舉辦63年以來第一次轉線上,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線上的優勢在于能夠突破時空限制,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精準的貿易匹配,助力全球客商發現商機、尋找貿易伙伴;而線下的優勢在于能夠通過面對面互動交流,檢驗和體驗產品,看樣洽談成交,有利于供采雙方資信考察和建立互信,高效達成交易。”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說。


商務部表示,在網上舉辦廣交會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有利于幫助外貿企業拿訂單、保市場,更好地發揮廣交會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的作用。網上廣交會的舉行,背后技術支持是重點。據悉,騰訊作為該屆廣交會的技術服務商,全程為廣交會網上舉辦提供整體技術支持、平臺研發服務與云資源支持。未來廣交會也將繼續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疫情之下,線上舉行展會已成行業風向。2020年3月23日,北京線上展會發展聯盟發起成立,隨后,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北京國際環衛與市政設施及清洗設備展覽會,以及北京科技防疫物資出口線上展3個展會項目通過聯盟舉辦線上展會。2020年4月13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展會服務模式,培育展覽業發展新動能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積極打造線上展會新平臺,推進展會業態創新,積極引導、動員和扶持企業舉辦線上展會,充分運用5G、VR/AR、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舉辦“云展覽”,開展“云展示”“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提升展示、宣傳、洽談等效果。2020年4月14日由中國貿促會舉辦的“中國—拉美(墨西哥)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開幕,此次展會在線上舉行,為期15天,吸引2000多家國內企業參展、5000多家海外采購商觀展。


線上辦展日漸興起之際,線上線下融合辦展,成為辦展常態。國內會展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米奧會展多年來獨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展模式。2020年3月31日,公司高管在其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多年的持續創新發展,米奧蘭特線下與線上雙線辦展模式的戰略布局已越來越清晰,并在2020年疫情期間,完成了“深圳數字外展”“蘇州數字外貿”“金華數字外貿”“江西數字外貿”等9個省市的數字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未來仍將繼續開拓國際市場的“線上線下”展會服務模式。9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新模式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云上服貿”,2020年服貿會官方網站瀏覽量720萬,官方APP瀏覽量805萬,共有境內外5372家企業搭建了線上電子展臺,其中3D展臺2037個;共舉辦32場純線上會議和173場線上直播會議,線上發布項目1870個,發起在線洽談55萬次,其中境外14.5萬次,占26.4%。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