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新加坡近日宣布啟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后續談判,雙方將基于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自貿協定項下服務和投資自由化相關后續談判。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此舉釋放了兩國通過加強經貿合作深化互利關系、攜手應對挑戰、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
此次中新雙方共同宣布啟動自貿協定升級后續談判,主要聚焦服務和投資領域,將采取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談判,旨在提高雙邊服務和投資領域政策透明度,以期進一步提升兩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新兩國政治關系良好,經貿合作緊密。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啟動自貿協定后續談判,體現了兩國企業希望進一步拓展在投資和服務領域合作的訴求,采取負面清單模式開展談判也能夠為兩國企業提供新的機遇和空間。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通過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等擴大對外開放,在金融、電信、高端制造以及服務領域都有了新的進展,所以在中新自貿協定中也需要完善和補充相關內容。
新加坡一直是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受益者和推動者,積極倡導雙多邊經貿合作。張建平表示,新加坡既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也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成員,還與很多發達經濟體簽署了多邊、雙邊自貿協定。未來中國與新加坡通過雙邊自貿協定的升級有利于更好地推進RCEP,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協定更好實施,提升整個東亞經濟圈的合作效率。
袁波還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后將形成良好示范。新加坡已是CPTPP成員,也與歐盟、英國等簽署了自貿協定,通過與新加坡開展談判能為中國積極推動高水平自貿協定談判提供良好基礎。
據了解,中新雙邊自貿協定于2008年10月簽署,2009年1月生效實施。2018年11月,雙方簽署升級議定書,對原自貿協定進行修訂升級。升級議定書已于2019年10月生效。
中新自貿協定實施以來,有力推動了兩國貿易和投資往來,提升了雙邊經貿關系,惠及兩國企業。中國是新加坡第一大貿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國第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和主要境外投資目的國。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中新深入開展醫療和防疫物資合作,建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6月,中新“快捷通道”開通,成為中國同東南亞國家建立的首個“快捷通道”。
目前,中新經貿各領域合作有序恢復。今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額達715.6億美元,同比增長0.5%;中國對新加坡直接投資增長近1.3倍,新加坡對華直接投資增長7%;雙方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40多家新加坡企業11月初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金融服務、特色食品、現代物流等領域發現了大量合作商機。
中新兩國都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新的合作增長點。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區域互聯互通等方面的合作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挖掘。
張建平表示,新加坡在東盟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中新自貿協定的簽署對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關系的發展,以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樹立雙邊經貿合作的典范都將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