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如期舉行,見證著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今年的進博會不一般。盡管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參展,數量已達到往屆規模,企業攜帶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行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能級更超以往。
“疫情之下,中國市場一枝獨秀,我們期待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有更多的收獲。”在第三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上,不少商家對即將到來的進博會期待滿滿。
參展商對進博會高度認可
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
據統計,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展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比第二屆規劃面積增加6萬平方米,增幅達20%。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表示,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展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規劃目標。各國企業參展報名積極踴躍,目前簽約企業參展面積已達到規劃目標。
其中,企業商業展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展區簽約面積早已超過規劃面積,展位“一位難求”的現象再次出現。汽車展區也已接近飽和。
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一直是進博會展商大軍中最亮眼的軍團之一。第二屆進博會上,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50家。而第三屆進博會上,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熱情依然不減。
據披露,截至目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數量已達到往屆規模。藥品、醫療器械、乳業、化妝品、高端消費品、檢驗檢測、汽車、工業電氣、工程機械等行業世界排名前10的知名企業大部分已簽約參展。
其中,全球乳業排名前8的境外企業有6家參展,食品展區參展的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中,與乳業相關的約占三分之一。在公共衛生防疫專區,有大量知名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近40家。
參展企業普遍擴大了展覽面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平均展覽面積將比第二屆增加14%。更大的展示面積,體現了參展企業對進博會和中國市場的充分認可。”孫成海說。
簽下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
往屆進博會上,不少企業都攜帶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行“全球首發、中國首展”。
受疫情影響,消費品參展商不約而同打出“健康牌”。為了抓住中國市場,無論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還是一批小而美的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都將攜帶“全球首發”新品參加展會以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因為堅定看好中國市場,一些企業還選擇了與進博會長期共同發展。7月26日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商聯盟(下稱展盟)第一次會議上,35家展盟成員簽訂了3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這些企業中包括陶氏化學、資生堂、西門子、歐萊雅、阿斯利康等。
此前在首屆展前供需對接會上,博西家電、資生堂、NUC、米技、卡赫、福維克等一批消費品行業巨頭也簽訂了未來3年參加進博會的合作備忘錄。
“在全球疫情對國際經貿造成沖擊的背景下,中國如期舉行第三屆進博會,向世界傳遞出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信號,無疑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同時承載著人們對世界共享繁榮的美好期許。”歐萊雅中國總裁兼CEO費博瑞表示。
費博瑞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美妝產品的消費需求仍然保持著非常強勁的態勢。歐萊雅將持續加碼投資中國市場,并借力中國市場機遇,發力美妝科技轉型布局。
今年是美敦力第三次參與進博會。該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美敦力對中國醫療行業的長期市場前景充滿信心。未來,美敦力將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本土化力度,以加強在中國的研發、制造和臨床醫師的培訓能力。
高精尖產品云集
墨西哥龍舌蘭酒、捷克水晶杯、哥倫比亞咖啡豆等近百款第三屆進博會“新鮮貨”已擺上展架。
在第三屆進博會首場展前供需對接會上,首次參會的“新朋友”以色列創意設計品牌佩勒帶來“懸浮酒瓶架”“自動澆水器”等吸睛小物,“老朋友”德國米技公司帶來第二代可移動式烹飪廚房。
此外,來自丹麥的優傲機器人今年是首次參展,屆時將在“大家伙”云集的裝備展區現場展示多款協作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操作應用。而最和普通百姓生活相關的,莫過于將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的智能咖啡機器人——機器人制作的不是一杯普通咖啡,而是通過向咖啡大師“學習”后,通過精細化的咖啡沖調、拉花完成的“大師級咖啡”。
德國自然空氣能量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則將在今年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一款多合一醫用個人防護系統。使用這一防護系統后,醫護人員不必再佩戴N95口罩和護目鏡,便可如同在正常環境中呼吸。
今年是新西蘭“荷塔威”品牌成立的第100周年,確定了參展第三屆進博會后,品牌方便打算將百歲“生日宴”都搬到進博會現場,并將“蜂蜜粉劑”、可用來口腔殺菌的蜂蜜口噴劑等最新產品的全球首發作為禮物一同參展。
同樣是進博會的“三朝元老”,德國米技在本屆進博會上也將全球首發一款適合中國家庭廚房使用的、可以真正替代傳統燃氣灶的嵌入式雙頭感應灶產品Miji Star 3 Format-A,不管是文火、猛火、爆炒、低溫,都能精準控溫,同時還針對中式廚房所用廚具相比西方的差距,在灶眼的間距上也做了更加適應中式廚具的調整。
今年進博會全球新品首發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新的解決方案、新的技術標準更多了。比如,美國GE醫療帶來“5G醫療新基建下的發熱門診解決方案”;美國德勤帶來可觸控、數據可視化智能產品——“秘密工廠”全球首發,可用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企業分析領域;美國仙途智能帶來全球首個自動駕駛智能清掃車隊;歐萊雅帶來美妝科技產品Face Architect全球首發,可通過面部識別與機器學習分析超過20個面部特征,再提供定制化全妝推薦;新西蘭紐仕蘭將全球首發與新西蘭國有實驗室Asure Quality共建的全球首個青草散養安全奶標準等。
而在食品領域,多個“世界之最”將匯聚在第三屆進博會的展館中,呈現“舌尖上的美味”:被稱為全球最辣泡面之一的韓國三養公司的火雞面、世界產量最稀少咖啡之一的東帝汶貓屎咖啡、“威士忌之王”皇家禮炮雪地馬球限量版……
專家表示,跨國公司愿意把新的解決方案、新的技術標準放到進博會全球首發,既表明進博會“朋友圈”進一步擴大,更表明他們看好中國,愿與中國市場分享全球產業鏈當中的高價值部分,滿足中國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需求。
線上+線下,交易服務平臺加緊擴容
國慶期間,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內的B型保稅倉庫依然忙碌,集裝箱卡車來來往往,越來越多的進博會展品正被送進保稅倉……
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由虹橋商務區管委會主導搭建、承接和輻射進博會溢出效應的“6天+365天”交易服務主平臺。兩屆進博會成功舉辦以來,它越開越旺,如今,虹橋品匯“10萬平方米保稅展示交易面積擴容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第三屆進博會前,將有3萬平方米先期亮相。
上海虹橋國際進口商品展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軍介紹,經過此次擴容,虹橋品匯展示展銷場所面積更大、品類更全、形式更豐富,進口商品集聚地的功能越發突顯。通過保稅展示模式,高端的進口家居、奢侈品實現了進口便利化;通過跨境電商模式,新零售體驗中心將實現“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快速提貨”;通過倉展銷模式,各國紅酒的展示與當地的紅酒文化、紅酒禮儀培訓、紅酒美食賞鑒等相結合,打破銷售與體驗、零售與展貿的界限;通過直采模式,民生食品館進一步壓縮中間環節,讓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進博商品。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總經理薛迎杰介紹,繼9月集中開業15個國家館后,國慶前夕,他們又全新引進新加坡、韓國(釜山)、俄羅斯、拉脫維亞、塞爾維亞、巴拿馬、匈牙利、斐濟、菲律賓等9個國家館。預計到第三屆進博會前夕,貿易港開業的國家館數量將達到46個。“第三屆進博會期間,這些國家館不僅將成為各國客商洽談采購、促成交易的重要平臺,更將成為市民游客體驗外國商品和文化的好去處。”
困難再大也將如期參展
馬可是那不勒斯著名貝雕世家盧索家族第五代傳人,齊洛為家族首席工匠。第二屆進博會中,受意大利組展商VETIVER srl邀請,馬可和齊洛與十幾家意大利珠寶商一道,欣然參加第三屆進博會。VETIVER srl在國內的企業——維緹琺珠寶合伙人龔利鋒表示,第二屆進博會上,馬可和齊洛的展位每天都被圍得水泄不通,接單接到手軟。今年疫情發生后,龔利鋒一直與意大利客戶保持聯系,馬可和齊洛自始至終明確表態:“困難再大也要來上海參加第三屆進博會。”
上海口岸部門表示,10月18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迎來了首批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參會人員。這兩天,每天進境參加第三屆進博會的境外人士約10人,主要來自新西蘭、日本、韓國等地。據估算,10月20日至22日,浦東機場將迎來第三屆進博會參展參會人員進境高峰。
特別要提到的是進博會期間,進口冷鏈展品采用“分批進庫、統一進館、密切協作、集中管理、全程控制”的模式,以減少冷鏈展品沾染新冠病毒引發疫情的風險,確保冷鏈展品安全可控。
據了解,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組建37個地方交易團,國務院國資委組建中央企業交易團,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衛生健康委交易團,共39個。交易團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組建防控專班。39個交易團共設置近600個分團,其中很多都設置了衛健委或醫藥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