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_99热免费观看_欧美激情性国产欧美无遮挡_男女羞羞视频免费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特別報道】從《中歐地理標志協定》 看品牌保護對雙邊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0.10.28信息來源:

2020年是中歐建交45周年,《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簽訂是標志性事件之一。《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近年來中國對外商簽訂的首個重大、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志雙邊協定,是整頓商品流通市場的重要舉措。對于保障區域品牌基本利益、平衡雙邊貿易具有重要作用。

01.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障區域品牌基本利益

國家地理標志是產品出自原產地的身份象征,簽訂地理標志協定是整頓市場的重大措施。如果產品沒有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體系,那么其標簽標識就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產品本身的屬性、成分、含量、原產地等信息難以真實反映,消費者可能會被混淆視聽,原產地商家蒙受信譽損失和經濟損失。我國的國家地理標志由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農業農村部三個部門審批,是打響區域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提升產品附加值、提振消費信心,從而保障市場流通的關鍵措施。


以全國米業首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被納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盤錦大米為例,其原產地遼寧盤錦地處遼河三角洲核心地帶,遼河水灌溉、黑土地滋養。由于河蟹和大米共同生長,原則上盤錦大米是不能打農藥的,否則河蟹就活不了,這是盤錦大米綠色有機的根源。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盤錦市稻谷加工廠177家,用于商品流通的盤錦大米每年也不過百萬噸,市場供不應求。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重要性體現在三方面:保護數量多、保護商品種類豐富、保護待遇高。《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是中歐雙方在互信互認基礎上的貿易突破,在國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中歐班列貨運物流穩步增長的當下,此項協定相當于中歐雙方在貨物貿易過程中對商品品質品牌的背書。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通過公司權利保護保障生產經營者的基本利益,并強化農產品地理起源和傳統專業知識相關的獨特特征,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規范的主要是中歐農產品流通,通過制度規范來保護農業生產者的尊嚴和聲譽,提高雙方農業技術的價值,有望為農業生產者打開增值空間。

02.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對平衡雙邊貿易具有重大作用

上半年中歐農產品貿易總值逆勢增長,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防疫物資緊缺程度有所緩和的當下,此次協定的簽署可謂是中歐農產品貿易的曙光。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中歐雙邊農產品貿易額達到143.9億美元,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12.8%。其中,中國向歐盟出口農產品38.3億美元,較2019年上半年下降14.9%;中國從歐盟進口農產品105.6億美元,同比增長27.8%。歐盟內,中國農產品出口前五名分別是德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合計占據中國對歐盟農產品出口總值的74.4%;中國農產品進口前五名分別是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丹麥,合計占據中國進口歐盟農產品總值的82.4%。


由此看出,中國從歐盟進口農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但中國對歐盟出口農產品的情況卻不太樂觀。《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對中國農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保護起到重要作用,有望逐步平衡中歐農產品進出口。


中歐農產品貿易產品集中度較高,《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商品種類豐富,有望提升歐盟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更多種類的農產品有望走向歐盟市場。從具體的產品來看,上半年,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前五大農產品分別是魚類、蔬菜、腸衣、堅果、食用籽油,出口額合計16.8億美元,占據中國向歐盟出口農產品總值的43.9%;中國從歐盟進口的前五大農產品分別是生豬產品、乳品、酒精及酒類、小麥產品和麻類產品,進口額合計82.8億美元,占據中國從歐盟進口農產品進口總值的78.5%。


目前,國內各地已納入國家地理標志體系的新鮮水果、調味品也能走向歐盟市場,此項協定對于幫助國內區域地理品牌拓展歐盟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03.
品牌保護對雙邊貿易的影響體現在四方面

國際層面來看,《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有利于維護中歐雙方在國際貿易中的形象。不同于直接采購協議,《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有助于提升雙方消費者的認知度和接納度,在擴大貿易總量的同時,從品質源頭和品牌保護的角度維護中歐商品的美譽度和正常的市場流通秩序,從而維護中歐雙方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國家層面來看,在疫情陰霾逐漸退散、國家提出“雙循環”戰略的綜合背景下,該協定落地標志著外貿的“撥云見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的高規格、保護范圍的全面性、保護力度之大、保護待遇之高都預示著中歐貿易將迎來新局面。一方面解決信息不對稱,滿足國內消費者對歐盟商品的需求,不是狹義的高端商品,保護范圍將再次擴大。另一方面將國內區域地理標志商品推向歐盟市場。目前歐盟對華進口農產品集中度偏高,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歐盟消費者對國內商品的需求單一、固有印象或認知不足。


市場層面來看,《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本質就是雙方對國家地理標志商品的共同保護,是杜絕“黑色經濟”、維護市場秩序的措施。長久以來,商品流通的難題之一就是假冒偽劣盛行擾亂市場秩序,破壞供應鏈,受損的是鏈條上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最終傷害的是整個社會民生。《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體現出中歐雙方整頓商品流通市場的長期持續努力,納入協定的商品在雙方市場均受法律保護。


企業層面來看,《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的是產業鏈、供應鏈中所有的參與者。以該協定保護面最廣的農產品為例,農戶、農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經銷商、超市、消費者均受益于協定對商品的品牌保護。當商品進入對方市場,有國家地理標志的商品相較于其他商品而言多了一層制度保護,是讓消費者消除后顧之憂的保障,同時保障生產經營者的利益。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