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許多產業遭受了巨大損失,但也有一些與居家和衛生相關的產業迎來正增長。不少大型食品公司公布的數據都顯示,零食的銷售出現了不小的增長。
7月13日,百事公司發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和利潤同比雙雙下滑,凈營收159.45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高4.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64.49億美元,同比下降3%;歸屬于公司的凈利潤為16.4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0.35億美元。
其中,飲料業務的疲軟對百事業績造成了負面影響。據報道,百事公司最大的北美飲料部門的收入下降了7%,拉丁美洲和歐洲的飲料銷售額分別下降了17%和9%,而在亞洲因疫情緩解,銷售增長了10%。
除了銷量持平的歐洲以外,在所有地區,百事食品的銷量都超過了飲料。
百事CEO龍嘉德表示:“盡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面臨著重大挑戰和復雜情況,但本季度我們的業務表現相對良好,全球零食和食品業務具有較大彈性。”
不僅疫情促使消費者購買零食以獲得心理安慰,居家辦公的方式也提高了消費者對于零食的需求。
在市場調研機構FMCG Gurus對全球18個國家的消費者的調查中,發現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增加了巧克力的購買量,還有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增加了糖果類產品的購買量。
雖然零食類的銷售總體受益于疫情,但是像百事這樣的食品巨頭,總體業績要恢復增長,仍將依賴于疫情控制情況。該公司最新財報顯示,公司業績與疫情的恢復情況有較為明顯的正相關。
美國百事集團首席財務官休·約翰斯頓表示:“如果人們外出活動增多,餐館、便利店等銷售渠道的零食銷量還會有更大增長,人們出行會給我們的業績帶來不小的幫助。”
與國外的情況有所區別,在國內休閑零食主要以線上的方式進行銷售。前瞻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線上休閑食品銷售規模逐年擴大,2018年為8937.8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2年將達到12974億元人民幣。
隨著居民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食品、飲料等行業緊跟市場變化,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加快向全場景、全渠道、全時段和全品類的新零售方式轉變。
疫情期間,線下銷售渠道的暫時停工,休閑食品行業開始迅速的新零售轉型,而數場爆賣的直播成為數字轉型的起點。
洽洽電商總經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楊東岳就表示:“流量機會是目前洽洽缺少的能力,如何發現適合我們的流量平臺,如何優化是個大問題。在之前工作中,做得并不好。”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指出,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口味愈發個性化,消費場景愈發多元化,導致休閑食品產品品類不斷擴充。
一方面,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源自口味偏好,導致行業蛋糕越分越細,盡管行業內子品類規模不斷調整,但消費者口味的多樣化導致子品類“一家獨大”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且由于品類多元,細分品類的行業集中度也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消費升級引導健康化、便利化等消費趨勢使得新需求不斷產生,導致行業蛋糕越做越大,但也與原有品類呈現一定替代關系。
電商模式突破地點限制,但線上流量紅利消失殆盡后,為增加終端觸點,渠道融合勢在必行。一方面電商渠道擁有流量大、購物便捷等特點,突破了傳統零售消費場景固定的特點。得益于技術手段和人口紅利等優勢,我國線上消費規模迅速增長,至2019年,線上整體消費滲透率已接近20%,而休閑食品滲透率也提升至13.2%;另一方面,線上消費體驗差、支付與消費存在時間差等特點決定其不能完全替代線下消費。
國內互聯網紅利在2013年左右出現拐點,獲客成本提高、平臺費用增加的趨勢倒逼休閑食品企業布局線下。事實上,以兼得線上線下優勢,增加渠道終端觸點為目的的渠道融合勢在必行。
未來智庫報告指出,我國休閑食品行業整體集中度低,產品仍顯同質化。2019年全球休閑食品行業前五大企業集中率(CR5)為25.6%,而我國休閑食品行業CR5僅為16.3%,遠低于韓國、美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行業集中度低,未來提升空間大。從各細分行業集中度來看,截至2018年,堅果炒貨、烘焙糕點和休閑鹵制品集中度較低,CR5分別為17.2%、17.3%和20.2%;膨化食品、餅干、糖果巧克力集中度較高,CR5分別為69.4%、63.7%、48%。行業集中度較低在于我國休閑食品公司全品類與全國化兼得難度較大,雖然存在細分品類或區域性領導品牌,但還未出現能在多個品類上全國領先的品牌,此外,我國各地飲食習慣以及口味偏好差異。
我國休閑食品行業主要公司近幾年在營收規模上不斷增長,其中三只松鼠營收規模高速擴張,在2019年已突破百億元大關,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位列第二的良品鋪子保持穩步增長,2019年逼近80億元營收規模;排名第三的好想你在2017年營收成功反超同樣實行集中化戰略的老牌企業洽洽食品,2019年營收為60億元左右。
而從易觀智庫統計來看,從消費者年齡結構看,我國休閑食品網購消費者75%為18—38歲的年輕消費者,其中18—28歲消費者占比28.2%,28—38歲消費者占比46.9%。從消費者職業特征看,白領為主要網購消費者,占比為47.1%。這部分人群更加重視產品品質及服務,對品牌的認可度和忠誠度也更高。前瞻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影響休閑食品網購消費者決策的三大主要因素為口味、食品質量安全和品牌,分別占到統計樣本的79.8%、65.7%和58.0%。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推動消費者需求升級,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品牌看重程度日益上升,推動行業發展向品質化、健康化、個性化趨勢發展。
我國休閑零食市場規模破萬億元,人均消費量對比海外發達國家仍處于低位,目前處于消費升級及渠道融合階段,未來行業仍有擴容空間。業內專家認為,產品研發能力強,有能力把握消費者口味需求及產品發展趨勢,品牌建設能力強,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的休閑食品龍頭有望依托其自身模式優勢搶占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