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全力推進電商快遞協同進村
今年底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將達80%
制圖/孫濤
為全力做好“快遞進村”全國試點工作,暢通城鄉雙向流通渠道,服務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近日,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供銷合作社、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河北省電商快遞協同進村惠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達到80%,農村地區快遞服務收投量增幅超過28%,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970億元,力爭突破1000億元。
按照方案,2021年底前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基本達到100%,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行政村電商寄遞服務全覆蓋”;農村地區快遞服務收投量增幅超過30%,農村網絡零售額超過1040億元。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健全、城鄉流通渠道暢通,農村地區快遞業務收投量增幅超過35%,農村網絡零售額超過1100億元。2020至2022年,每年培育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不少于11個,累計培育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不少于5個。
開展快商合作,以提升行政村快遞服務通達率為重點,對接服務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依法賦予農村電商服務站運營企業經營快遞業務資格,實現農村地區電商快遞服務“三能力”提升,即提升農村電子商務通達全國的寄遞網絡服務的能力,提升耦合共生協作共享的電商快遞融合發展的能力,提升拓展農村線上消費的能力。
以持續提升電商快遞服務站盈利能力為重點,通過郵快合作、快快合作、交快合作、快電合作、快供合作等方式,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電商寄遞網絡,推動農村寄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引導各類便民服務資源入駐服務站,加強資源整合,實現企業合作、產業融合、降本增收、開源增效。
以提升農村快遞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主線,以推動農村電商和快遞順暢銜接協同發展為重點,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農產品資源,培樹一批影響力大、競爭力強、帶動明顯的“河北品牌”農產品,實現由“寄包裹”向“產包裹”轉變。
開展農村地區快遞綠色包裝治理,推行農產品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可循環化。制定農產品網上銷售包裝標準,引導郵政、快遞企業使用低重高強包裝箱,在農村全面推廣應用“瘦身膠帶”和免膠帶紙箱。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共享共用的農產品寄遞包裝物社會化循環使用體系。鼓勵企業綜合運用農村郵政、快遞、客(貨)運等信息,整合農村運力,減少車輛空載率。在農村推廣使用新能源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清潔能源車輛運輸郵件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