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10日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今日(4月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介紹穩外貿相關舉措,并答記者問。
以下是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者:世貿組織最新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可能縮水多達32%,不知道商務部對今年中國外貿走勢有何預估?目前預測最差的情況可能是怎樣的?另外,剛剛也提到許多外貿企業現在出現訂單的取消和推延,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被迫減薪裁員的情況。請問,是否會考慮參考一些國家直接派錢的做法來為一些外貿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扶持,以幫助他們渡過生存難關?謝謝。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今年以來,受疫情的影響,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復雜。外貿企業不同于內貿企業,受到的困難來自于國內外,來自于短期和長期。現在主要的困難是訂單減少,成本上升,國際物流不暢,產業鏈、供應鏈受阻等等。1-2月份,出口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外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國超過76%的重點外貿企業產能恢復率已經超過70%,整體來講,外貿企業生產都進入了正常軌道。但同時我們要看到,全球疫情呈現快速流行態勢,疫情的不確定性成為外貿發展外部一個最大的不確定性。現在看,120多個國家已經采取了對人流、物流的限制措施,多國進入了緊急狀態“封國封城”,對世界經濟和貿易的自由流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外貿更多的是靠外需市場,您剛才說到,昨天世貿組織報告已經顯示,今年全球貿易有可能下降13%-32%,這也是多年來少有的下降幅度的預測。全球經濟貿易下降呈疊加態勢,對我們國家的外貿,特別是在外需方面,應該說是雪上加霜。
前段時間,我們外貿面臨的形勢是復工復產,是供給側,而現在從供給端向需求端轉化,國際外需不足,更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對外貿發展的挑戰更多,不確定性也更多。根據我們對重點地方、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摸底顯示,當前外貿企業面臨著在手訂單取消很多,延期也不少,短單多、長單少,特別是海運、空運等國際物流也需要進一步暢通等諸多困難。
盡管形勢異常嚴峻,但同時我們要看到,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有改革開放40年來所建立的雄厚產業基礎,有全球配套最完整的工業體系,這種綜合優勢為我們外貿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后盾。同時,外貿本身發展韌性強、潛力足、競爭力強,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特別是外貿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信市場的能力、應對危機的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通過更大的努力使外貿發展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狠抓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落實,確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同時,要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幫扶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以加倍的努力、更加扎實的工作,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