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正逐步得到控制,但國外疫情卻不容樂觀,導致外貿和制造業企業的國際市場開拓受到很大影響。 一方面,企業無法通過傳統方式結識新客戶,獲取訂單明顯受限;另一方面,已有訂單的復工復產也受疫情影響而推遲交貨,有可能導致與國外客戶發生糾紛。在此情況下,如何足不出戶開拓國際市場,尋找海外新通路是跨境電商企業關注的重點。
在日前舉辦的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及外貿企業應對技巧線上專題培訓活動上,eBay中華區商務拓展經理李天宇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跨境電商企業在物流方面直發、海外倉補貨受阻,采購方面供應商復工延遲、驗貨/驗廠受阻,開發方面遭遇展會延期,線下溝通受阻,新品上架延遲,銷售方面歐美消費者信心受影響,轉化率下降。
企業該如何轉危為機,減少出海阻力?李天宇認為,一方面企業應做好防護,關注政府政策,采取員工輪崗,居家辦公等方式有效復工。另一方面,關注本地用戶的購買體驗、物流服務、保證退換貨等工作的開展,留意上下游供應鏈的變化。既要保證企業合規運轉,也要提高產能效率。
在日前跨境數字營銷機構飛書深諾集團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戰“疫”指南》中,對跨境電商度此難關給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盡早聯系工廠和供應商,及時查看庫存,適當調整庫存銷售策略。對于目前庫存較為豐富的賣家,企業依然可以生產訂單并發貨,適當調整配送周期,確保現金流。
二是從長遠來看,有資金實力的賣家可以開始著手布局海外倉。在目前訂單量不大的前提下,提前將商品、貨品發至海外倉或指定地點,然后再發貨給消費者,延長承諾的配送時間,規避被拒收或退貨的風險。
三是盡量保持輕資產。如果有必要可以調整人工和運營投入,節省成本,也可尋求資本的幫助,同時密切關注當地政府在特殊時期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
四是適當調整存貨。在疫情控制之后,消費者對于健康的關注度會快速提升,健康保健、醫療用品、戶外產品、時尚單品等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預計將會迎來購買的暴發,因此在疫情蔓延的當下,企業可以適當的調整存貨,為下半年做好準備。
五是優化網站,完善客服。疫情時刻,正是企業修煉內功的時候,認真優化網站各流程,讓用戶體驗更好。此外,在供應鏈和物流網絡受到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勢必會有商品到貨的延遲,因此為了確保良好的客戶服務體驗,有必要與客戶保持緊密的溝通,降低客戶對商品配送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