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實實在在地為企業創新升級助力,為全球貿易溝通提供便利。
11月8日,在第二屆進博會全球中小企業進口貿易服務論壇上,參展商全球商品博覽匯(IMX)簽約五大合作伙伴,以創新的服務模式推動全球品質商品高效進口到中國。
打造海外中小企業進入中國的新門戶
論壇上,香港經緯集團旗下的全球商品博覽匯(IMX)與中國國際商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上海數據交易中心、福布斯等五家機構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據悉,作為服務全球中小企業品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一站式平臺,IMX今年已是第二次以參展商的身份參與進博會。此次進博會,不僅有20多家優質海外品牌利用IMX的平臺獲得在中國首次亮相的機會,同時,IMX還帶來了創新的一站式進口貿易服務模式。
IMX總裁陳亨利表示:“我們的宗旨就是為品質需求引進品質商品,為品質供給提供品質服務,做世界商品進入中國的‘橋梁’和最佳合作伙伴。”
陳亨利首先認為:“如今,全球數量最多的品質消費群體正在中國迅速形成并在不斷壯大,我們稱之為知識型消費群體。這個群體的人均年收入超過兩萬美元、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較高的消費品味。他們的消費行為引領著中國的消費時尚,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有品質的消費時代。”
從消費環境上來看,中國消費者對世界商品的認知渠道日益豐富,中國政府對外經濟政策日益開放;從消費群體上看,中國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知識型消費群體迅速崛起;從消費行為上看,消費者的敏感點從價格向品質逐步轉移;從消費需求上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品質消費已經是中國當下和未來消費的主流和方向。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對此也表示認同,他在論壇發言中強調,中國將持續增強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積極建設更加活躍的國內市場,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中國國際商會副秘書長張屹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中小企業愈加成為中國最具創新的群體,不僅是中國經濟重要發展的力量,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建設項目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和生力軍。隨著全球經濟不斷深入發展,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鼓勵和支持我國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我國中小企業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際商會跟IMX開展戰略合作,不僅有助于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更是對‘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的積極相應,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示范效應。全球商品博覽會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始終致力于為全球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一站式的B2B服務,幫助海外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精準對接國內合作伙伴,可以說是海外中小企業進入中國的新門戶。”張屹說。
消費升級帶來“中國機會”
“現在,我們簽約的訂單已超過5000萬美元,合作協議一個接著一個,我們已經預訂了第三屆進博會的展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南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邵正宇這樣說。
和他一樣,多國的中小企業參展商代表都表示,中國市場大,收獲頗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為境外中小企業提供了直接面向廣大中國消費者的機會,提供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早在進博會準備階段,境外中小企業便“拼團”搶訂第二屆進博會入場券,開啟“搶位戰”。第二屆進博會新聞通氣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李黨會表示,第二屆進博會吸引了更多境外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采購商前來參會。看著進博會如火如荼的交流洽談場面,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境外中小企業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進博會對全球出口商來說是一場盛會。”第二屆進博會墨西哥參展企業代表團團長,墨西哥外貿、投資和技術企業理事會亞太委員會主席李子文說,進博會的舉辦對大型跨國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多商機,對中小出口商來說更是難得的機會。
王斌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消費國,第三大服務貿易國。我們也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會成為第一大消費品市場。“如今的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穩定增長的動力源、世界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CEO湯奇峰認為,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非常明顯,隨著城鄉一體化市場的打通,中國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呈現出一個消費分級的態勢。他指出:“這是電商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價值和特點,我們要精準的把握到中國消費分級和消費升級的特點,給他們匹配好他們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他說。
湯奇峰同時強調,當國外的商品要進入中國的時候,其實很多的品牌都想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特別像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消費者的結構東部和西部有差異的,南方和北方有差異的,甚至在同一個城市里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用數據驅動品牌服務消費者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厄瓜多爾商業協會(上海)主席Daniela Pena談到,4年前他們就開始開拓中國市場,“我們意識到中國消費者有著與南美消費者截然不同的需求,而要想在中國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就必須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是我們決定與中國品牌企業合作的原因。同時,要加強與當地政府的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