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正陷入一場罕見的供應鏈危機,港口嚴重擁堵,數十萬個集裝箱積壓在海上,一些商店甚至出現了商品短缺、貨架越來越空的現象。這固然與疫情之后美國消費需求大增、勞工短缺等很多國內因素有關,但與此同時,美國本土制造業產業空心化、產業鏈嚴重依賴中國也是造成目前這場供應鏈危機的根源之一。在美國對中國大幅加征懲罰性關稅三年多之后,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今年以來開始大幅攀升。若以同比計算,中國對美國的月度貿易順差上個月以420億美元創下了新的記錄,同比增幅高達約30%。美國統計局到8月份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貨物貿易從2月份的340億元,增加到8月份的420億美元。觀察人士指出,美國港口目前出現的歷史罕見的大擁堵從某一角度反應了美國所面臨十分嚴重的供應鏈問題。批評人士認為,美國制造業對中國的依賴是供應鏈危機的根源之一。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稱:“問題的根源在于,30年來,我們將大量制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了中國。如今,為您的孩子買一件家具、衣服、鞋或玩具、或不是來自中國的圣誕裝飾品都不容易。”戰略咨詢公司Atlas Organization的創始人喬納森·沃德表示,美中貿易過去二十年來的模式就是,美國在中國建一個供應鏈,然后大量進口,這種現象必須改變。拜登政府現在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政府的產業補貼,此舉可能導致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新的制裁。據消息,美國還希望能與歐盟、日本和其他盟友合作,在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對抗中國的補貼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