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餐飲產業使用的中國產蔬菜正在漲價。東京市場3月的大蔥批發價漲至往年(過去5年的平均價格)2.4倍,胡蘿卜上漲4成,洋蔥上漲2成。由于2020年底襲擊中國的寒潮影響,蔬菜供貨量銳減,新冠疫情也導致物流出現停滯。如果日本的餐飲需求隨著緊急事態宣言解除而復蘇,蔬菜的短缺感或許會加強。日本國內流通的蔬菜中約2成來自進口,其中約一半為中國產。從大蔥、洋蔥和胡蘿卜來看,中國產超過9成。中國產蔬菜比日本國產蔬菜更便宜,商用需求穩定。日本果蔬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進口大蔥的價格為每公斤375日元(約合人民幣22.48元)。價格達到往年的2.4倍,與日本國產大蔥豐收的2020年相比達到約4倍。創出保有記錄的2004年以后的最高價。中國的山東省等地在夏季生產大蔥。2020年夏季,天氣異常導致大蔥生長不佳,收獲量減少。東京都內的蔬果商社表示,2020年底至2021年初“寒潮導致大蔥或受損或無法收獲”。在春節前,中國國內的大蔥需求增加,2021年1月日本的進口量同比減少一半。福建省是大蔥的冬季產地,在種植時期遭遇寒潮。東京都內的蔬果商社表示,“種植面積縮小”。自3月起,福建省產大蔥開始上市,但整體數量仍很少。還有觀點指出,由于疫情“可以帶根和泥供貨的大蔥優先向中國國內供應”。在日本市場上,商用大蔥的需求正轉向日本國產。東京大田的蔬果批發商表示,“商用批發商等2月的采購量增至上年同月的3倍”。再加上日本的大蔥主產地千葉縣和茨城縣的供貨遲緩,東京市場3月下旬的大蔥價格達到47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8.18元),比往年上漲4成。東京大田的蔬果批發商表示,“中國產大蔥漲價將導致日本國產大蔥進一步漲價,中國產的價格一度超過日本國產”。有進口商社表示,中國產大蔥在夏季之前或許會持續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