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時期起,美國政府就一直在強調制造業回歸,重建供應鏈,拜登上臺后仍然呈現這一思路。拜登政府日前就聲稱“對中國的依賴會危機美國的國家安全”,并承諾減少對中國稀土、鋰和其他礦物的依賴。但重構自主供應鏈面臨的難度也是巨大的。如為了加快國內汽車電動化的進程,讓美國能夠在2035年實現完全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驅動的發動機,拜登承諾將美國政府名下的大約64萬輛汽車全部換為電動汽車。根據美國基準礦產情報公布的數據顯示,單是要生產這64萬輛汽車就需要美國的鋰產量在到2030年之前增加12倍,同樣,美國的銅、鎳和鈷的產量也需要大幅度地增加,產量增加意味著美國多地都需要開發采礦場。消息人士稱,拜登愿意允許在聯邦土地上開采更多礦山。但這引起了美國環保人士的不滿,此前為了取悅環保人士,拜登承諾將至少30%的美國聯邦土地和沿海地區用于環境保護,這項承諾是美國政府曾經向環保人士承諾的環境保護力度的三倍。美國本土制造商和稀土公司們對此表示無可奈何,總部位于佛羅里達州的稀土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森蒂便無奈地說道:“不采礦就不可能發展綠色能源,這就是現實。”目前僅僅是要增加采礦活動,而如果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物多的制造業大量回流,美國政府面臨的麻煩可能要更多。從上述事實和角度看,拜登要繼承特朗普時期的產業發展思路,其主導的以減碳為目標的環保政策改變首先就會構成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