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中國政策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未來可能出現的“圍堵中國”持久戰略的走向。10月13日,CSIS發布了關于一份對美國公眾,以及美國,亞洲和歐洲的思想領袖的調查結果。該調查涵蓋了包括貿易,安全,人權以及中美關系的發展軌跡在內的一系列問題。調查發現,美國和美國盟國普遍同意對中國采取比“遏制”更強硬的立場。大多數美國公眾對中國持否定態度,并普遍認為對美國構成最大挑戰的國家是中國(54%),其次是俄羅斯(22%)。美國(80.9%),歐洲和亞洲(73.6%)的思想領袖則一致認為,解決“中國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加強與志同道合國家之間的合作。技術競爭是細分領域最大的問題,美國,亞洲和歐洲超過2/3的思想領袖支持禁止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進入其國家的5G電信市場。在經濟方面,只有3%的美國思想領袖表示相信,市場是約束中國政府和企業界的最佳方法。大約2/3的思想領袖以及35%的美國民眾認為,對華經濟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利用多邊協議來迫使北京遵守承諾或改變其經濟政策,不過針對特朗普政府對付中國經濟政策的做法,71%的美國思想領袖和42%的公眾認為這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利益,而沒有在中國實現積極的改變。面對未來可能的沖突,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與中國開戰可能性不大,不過一旦在西太平洋區域發生沖突,美國79%的國家安全專家和84%的亞洲和歐洲思想領袖認為美國將占上風。最后,在人權方面,雖然受訪者對“推進中國人權建設”大力支持,但群體內部在方式上有不小的分歧:美國49%的思想領袖(其中半數為商界人士)贊成“將對權力濫用的明確批評與對中國的針對性經濟制裁相結合”,而社會活動家與學者們,則更傾向于開展更多的合作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