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鑒于這次疫情引發的經濟周期性波動不同以往,面對當前中國經濟由收縮向擴張的快速轉換,不宜簡單套用過去的逆周期調節模式,而需有新的宏觀調控思路。他指出,下階段宏觀調控要考慮的因素至少要包括4點:1、要對經濟景氣做出更加全面準確的判斷。在經濟復蘇由供給端快速修復轉向需求端逐步改善時,不但要關注經濟增長指標,更要關注就業和通脹指標,避免不成熟的政策退出。2、要注意分析經濟復蘇的動力源泉,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如第二季度經濟恢復正增長主要是因為投資特別是公共部門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仍然低迷,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依然同比下降。要避免政策過快轉向,抑制民間投資和制造業投資以及消費需求的恢復。3、要注意加強政策的協調配合。如要完善“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的金融調控雙支柱。其中,貨幣政策應該主要關注增長、就業和通脹目標,打擊資金空轉套利應該主要發揮宏觀審慎和其他金融監管政策的作用,用貨幣政策抑制資產泡沫有可能傷及實體經濟。4、要打好“紓困+改革”的組合拳。故在通過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降低疫情損失的同時,更要通過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繼續擴大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實現發展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安全相統一。總之,跨周期調節要把握保增長與防風險的有效平衡,既要避免對沖政策退出過遲產生更多后遺癥,又要避免退出過快導致復蘇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