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憑借旺盛的內需,正在世界高科技市場進一步提升存在感。日本經濟新聞發布的2019年“主要商品與服務份額調查”顯示,中國在電子零部件等12個品類上獲得最大份額,比上年多2個品類。反超日本,在各國和地區中排在第2位。調查對象包括74個品類。其中,中國企業在智能手機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和用于純電動汽車等的鋰離子電池絕緣體領域,從日本企業手中奪取了首位。在中小尺寸液晶領域,京東方科技集團(BOE)超過了日本顯示器,而在決定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絕緣體領域,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超過了日本旭化成。在個人電腦領域,聯想集團份額為24.2%,比2018年提高1.2個百分點,超過了2018年以相同份額排在首位的美國惠普(HP)。被美國政府采取制裁措施等的華為技術在智能手機的份額上達到17.6%,首次超過美國蘋果,躍居僅次于韓國三星電子的第2位。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最新統計顯示,華為的份額2020年4~6月達到20.0%,按季度計算首次躍居首位。在5年前的智能手機市場,三星電子和蘋果掌握39%的全球份額,華為僅為5%左右。到2019年,華為、小米和歐珀(OPPO)3家中國公司合計達到35%,主角正在改變。在手機基站領域,排在首位的華為2019年將市場份額擴大近5個百分點,掌握了全球供貨額的3分之1。在高速通信標準“5G”領域拓展新興市場國家市場,導致了美國等的強烈警惕感。也存在中美對立長期構成逆風的品類。在作為通信設備的路由器領域,以全球份額64.7%排在首位的美國思科系統與第2位華為的差距擴大了約5個百分點。美國企業在服務器和云服務等IT(信息化技術)的主要基礎設施領域維持首位寶座。虛擬現實(VR)耳機也是Facebook占31.4%,力壓索尼,排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