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能理事會指出,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總生產能力在2030年前將達到234吉瓦,其中超過五分之一將由中國貢獻。風能目前在全球的應用范圍尚沒有太陽能那么廣。去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總量達到580吉瓦。與之相比,風力發電總量為430吉瓦。目前,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總量達29吉瓦。與此同時,75%的電量向歐洲供應。英國在這方面領先,發電總量9.7吉瓦;排在之后的是德國(7.5吉瓦)和中國(6.8吉瓦)。未來10年,按照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風力發電的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中國離岸風力發電產能增長最快,去年發電總量為2.4吉瓦。與此同時,英國的離岸風力發電總量為1.8吉瓦,德國為1.1吉瓦。如果一切照現在的速度發展,到2030年,中國將占有離岸風力發電總量的超過五分之一——52吉瓦,而全球離岸風力發電總量將增長7倍多。全球風能理事會報告的撰寫者認為,每增加1吉瓦離岸風力發電,能減少3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對中國來說,這一領域的發展頗具前景。中國是《巴黎協定》締約國,承諾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峰。此外,中國提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的目標。按計劃,碳強度(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將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60%-65%。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向衛星通訊社表示,目前煤主導著中國的能源平衡,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并不謀求做“脫碳領域”的絕對領導者,但愿意積極參與這一過程,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是中國的優先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