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夏農日前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僵尸企業已基本出清。”從打擊地條鋼,到僵尸企業的去除,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逐步回歸合理區間。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李新創表示,中國鋼鐵行業防范產能過剩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一方面,中國單位GDP鋼材消費強度將呈下降趨勢,中國鋼材需求將處于減量調整階段。另一方面,受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其他國家與地區鋼鐵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的影響,中國鋼材出口量整體呈下降態勢。今年1至6月,中國出口鋼材2870萬噸,同比下降16.5%。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嚴峻的出口形勢短期內難以改善。在需求端明顯收縮的同時,供給端卻仍保持增勢。李新創指出,2019年黑色冶煉及冶延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26.0%,是制造業投資增速的8.4倍;同期粗鋼產量9.96億噸,創歷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黑色冶煉及冶延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長期處于工業行業領先位置,月度均高出制造業投資增速21個百分點以上。同期,中國粗鋼產量49901.1萬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57%以上,累計日產274.18萬噸,折合全年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特別是6月份日產粗鋼首次突破300萬噸,創歷史新高。“去產能”不到位問題仍待解決。部分企業仍存在新增產能零容忍高壓態勢下,不及時關停被置換產能,謀求以種種理由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