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同時遭遇了一頭“灰犀牛”和一只“黑天鵝”,灰犀牛是中美科技冷戰,黑天鵝是新冠肺炎疫情,它們都對全球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帶來沖擊。危中創機,從跨境投資并購與技術產業合作角度而言,可以深化對外開放,擴大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QDIE)試點,讓小而美的海外收購與產業合作多發生。在目前內外環境下,收購海外小而美的標的更加容易執行,這也是在技術升級驅動下海外收購需要優先考慮的策略,即多尋找和收購規模小、點上升級的技術標的。從2020年上半年雙向投資尤其是海外并購的特點來看,小而美的海外技術收購成為主流,客觀上這既是國內外政策約束的結果,反過來,對此類小而美的收購,監管部門也應該考慮多予以鼓勵和放行,資本也可以多從中尋找合作機會。從我國自身來看,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依然總體上處于國際分工的中游,全球不少好的標的總體上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當地已經不屬于技術前沿和敏感技術是這些可得標的的技術特征。而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仍然有5~10年左右的技術代際差,因此中企可通過投資此類標的縮短我方摸索時間成本,擴大對方市場應用,實現雙贏。同時,不論是對外投資和海外并購,還是利用外資,科研和技術服務成為新增長的亮點。這表明了我國經濟發展、企業發展對創新和技術升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