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歐盟執委會在公布的報告中稱,歐盟將對中國廠商在中國和埃及生產的玻璃纖維織物加征關稅,因發現他們獲得不公平補貼,從而能夠在歐洲以極低價格銷售。歐盟表示,這些公司獲得了優惠貸款、廉價土地和電力、以及各種補助及稅費減免。這些公司包括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兩家埃及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歐盟首次調查中國的援助是否不公平地幫助海外中資企業。此前,歐盟通常只考慮所在國提供的補貼。歐盟官方公報稱,算上相關的反傾銷稅,歐盟將征收30.0%~99.7%的關稅,設在中國的企業適用于較高稅率,在埃及運營的企業則適用較低稅率。收取關稅日期可追溯至1月22日。歐盟執委會發現,中國和埃及的生產商所占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23%升至2018年的31%,他們的平均售價下降14%。據悉,玻璃纖維織物有廣泛用途,如風力渦輪機葉片、船只、卡車和運動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