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日前發布報告預測,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3.2%。在低迷表象下,世界經濟格局暗流涌動,原有運行秩序和競合邏輯醞釀巨變,世界經濟格局或已接近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變局一:供應鏈深度調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全球供應鏈布局可能出現兩種趨勢:一方面,某些經濟體將更加重視自身供應鏈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從而促使某些供應鏈區域化集聚;另一方面,人們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會更加重視對供應鏈實施多元化布局。變局二:觸及壟斷痛點。根據以往經驗,各國救助政策和寬松措施不論初衷如何,往往更利好大企業集團,這難免引發“馬太效應”,強化資源壟斷,中長期來看,或遏制經濟活力。變局三:公共產品來源多元化。變局四:中國經濟影響力增大。作為“世界工廠”“世界市場”,中國在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后,率先復工復產,使中國經濟成為“穩定可靠”的代名詞,為全球各類市場參與者,提供了寶貴避險選項。疫情非但沒有削弱反而可能增強中國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變局五:產業競爭趨于白熱化。“云端經濟”、數字經濟、無接觸零售、共享員工……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在提升經濟免疫力的同時,有望在疫情結束后產生持續增長動力。隨著新科技和產業之爭日趨白熱化,技術之爭、數據之爭、標準之爭、知識產權之爭預計將日益成為左右國際經貿爭端乃至地緣政治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