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務省4月14日公布的截至2019年10月1日的人口推算數據顯示,外國人的入境人數減去出境人數所得的“社會增加”首次超過20萬人。這一數字比4年前翻了一倍。外國人作為彌補人日本人手短缺情況的階層,重要性不斷增加。但是最近受新冠疫情影響,流入速度踩下剎車。瞄準疫情后外國人的流入,完善生活環境等支援措施成為課題。外國人的“社會增加”已經持續了7年。增幅逐年擴大,包括自然增減在內的外國人口達243.6萬人,創歷史最高。其中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207萬人,占85%。20~39歲的人口有130萬人,占到一半以上。日本人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增加30萬人,達3573萬人,接近總人口的3成。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減少57萬人,減至7300萬人。依靠外國人的增加來彌補勞動力減少的局面更加深刻。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外國勞動者人數為165.9萬人,較上年增加約19.8萬人,創歷史最高。按行業來看,制造業最多,占29%,其次是批發零售業,占13%。從國籍來看,中國人最多,有42萬人,越南人也較多,達到40萬人。技能實習生對外國勞動者人數增長起到拉動作用,共有38.4萬人,增加了25%。日本全國鐵筋工事業協會2019年接納了119名越南人,比上年增加14%。該協會表示,“日本勞動者減少,接納的外國勞動者逐年增加”。目前受疫情影響,幾乎全球的跨境人員流動都處于停滯狀態。今后,如果限制入境的措施繼續延長,在人手本就不足的日本,受到嚴重影響的行業可能出現擴大。可以說再次暴露出日本依靠外國人來彌補勞動力短缺格局的脆弱性。未來如何完善吸引外國人的勞動環境、繼續采取不依賴人手的省力化投資等措施來提高生產效率也是一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