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撰的《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9-2020)》預測,2020年,我國煉油行業新增能力2800萬噸/年,總能力達到8.8億噸/年。民企煉油能力進一步提至2.5億噸/年,占比升至28.1%。隨著國內汽柴煤三大油品消費進入中低速增長區間,成品油市場競爭將逐步升級擴大為國際市場競爭,屆時中國成品油出口除了要面對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傳統出口強國的競爭外,還需要應對中東、美國等地區煉油產能擴張的挑戰。《藍皮書》指出,隨著國內油品需求由平臺期轉向峰值期,過剩產能必將面臨技術創新能力偏弱、替代能源崛起、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挑戰。而煉油能力過剩也將向普通基礎化工品傳遞轉移,屆時通用化工品產能過剩難以避免。《藍皮書》預測,2020年,預計全球乙烯產能增加1000萬噸/年,總產能突破2億噸/年。我國石化擴能仍將繼續,基礎石化原料新增產能占全球65%以上,聚烯烴等產品面臨高庫存壓力。在疫情導致全球供需進一步失衡預期下,國內乙烯開工率或將回落,行業景氣度進一步下降。